新加坡確診病例總數:91例
治癒:58例
重症:7例
政府疫情應對級別:橙色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採取了嚴格的措施來防控,貫穿整個國家的隔離措施已經持續超過一個月,口罩已經成為每個中國人的剛需物資。截至2月25日,除湖北省外中國的新增病例已經連續下降,許多省市已經零增長,這也符合此前中國權威專家鍾南山對中國疫情「峰值應該在2月中下旬出現」的判斷。
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內,各方普遍認為疫情有可能在4月結束。但是,當世界將目光聚焦中國時,中國之外的疫情卻並不樂觀。世界衛生組織(WHO)2月24日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然可以受控,目前宣布病毒「大規模流行」還是言之過早,不過WHO同時也表達了擔憂:
然而疫情在中國已經達到峰值,但我們對其他國家急增確診病例感到憂慮。
新冠肺炎在全球多國蔓延,繼日本之後,韓國、伊朗及義大利的疫情都有加劇的跡象,尤其是韓國!截至2月25日上午9時,韓國全境累計確診病例893例,死亡病例則增至9例,已成為中國以外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韓國總統文在寅於2020年2月23日在新聞節目中表示將採取特別行動。(圖片來源:美聯社)
韓國疾病及預防控制中心(KCDC)指,目前幾乎韓國所有縣市都有感染個案,而在大邱市的駐韓美國基地中,也有內部人員家屬確診。韓國疫情主要集中在大邱市及慶尚北道。疫情「重災區」是大邱市,以及慶北清道郡。
韓國同樣在疫情爆發初期便限制中國湖北省旅客入境。其餘對來自中國其他地區的旅客均實施特別檢疫措施,包括要求旅客在手機上安裝特別的App,每天申報健康狀況。
韓國社區爆發來源主要來自某宗教的群體活動。一名居住大邱市的61歲婦女在感染病毒後兩次前往教會參加禮拜,導致大量患者出現。而另一個疫情重災區,慶尚北道清道郡的大南醫院同因舉行該宗教相關人士的葬禮,導致醫院內疫情爆發。

圖片來源:法新社
韓國政府已在2月23日宣布把疫情預警提升至最高級「嚴重」級別,並成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應對疫情。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在24日宣布,將對大邱市估計共2.8萬名有感冒症狀的居民進行統一病毒測試,同時對大邱區全體9000名信徒進行病毒測試,期望能在4周內控制疫情。
1. 韓國疫情為何爆發,並且逐步突破防控網?
一如世界各國,相對於韓國政府冷靜謹慎的態度,韓國社會各界對疫情的緊張程度更高。
2020/01/20
韓國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2020/02/04
韓國宣布禁止過去14天內到訪中國湖北地區的外國人入境,訪華韓國人回國則需隔離14天。
2020/02/19
疫情出現突然爆發的趨勢。
2020/02/20
確診病例開始成倍增長。
2020/02/23
正式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最高級別「嚴重」預警。一時間,所有學校推遲開學、禁止集體活動的行政令紛至沓來。
韓國《京鄉新聞》2月21日發表社論就指出,韓國迎來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急劇增加的「非常局面」:
目前,慶尚北道清道郡大南醫院成為新冠病毒大規模擴散的又一『溫床』。如果作為韓國社區防疫最前線的大邱和慶北地區『失守』,那麼韓國整體防疫工作或將迎來不可承受之重。
多名韓國傳染病專家主張韓國政府不久應將警報級別提升至最高級別的「嚴重」級別,比起發現確診患者及隔離接觸者等以隔離為中心的「封鎖戰略」,政府應及早制定最大限度防止病毒全社會擴散的「持久戰略」。
一位曾參加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防疫工作的韓國傳染病學專家表示,社區傳播是韓國在MERS疫情中都不曾經歷的,因此防疫形勢仍然嚴峻。2015年MERS因醫院內部感染出現大規模爆發,韓國隨後對醫院的衛生措施做了許多改善,但在社區防疫層面,改善舉措實際上並不多。

同樣,韓國政府一開始的預警不足也影響了普通民眾對疫情嚴重性的判斷,一些民眾仍然認為新冠病毒主要是從海外傳播入境,只有極少數地區的社會氛圍較為緊張。
根據韓聯社2月22日報道,韓國市政府已要求在光化門廣場、首爾廣場等地暫停集會,但2月22日中午,仍有大批民眾不顧政府警告,在光華門前舉行大規模集會示威。甚至有民間運動組織2月23日仍堅持集會。
儘管首爾市長朴元淳等官員到場勸告集會團「要考慮自己和他人安全」,並要求集會者離場,但遭到現場抗議。有民眾表示,「新冠病毒有什麼可怕的?反正都是帶著必死的決心出來的」。在集會上演講的一位牧師公然宣稱,「在戶外感染新冠病毒是不可能的」。
同樣來自韓國媒體的報道,一名確診患者曾在2月23日前往首爾新世界百貨江南店餐飲樓層就餐,但該百貨店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於2月23日宣布僅暫時關閉餐飲樓層。

圖片來源:美聯社
截至目前,許多包括政府人士在內的韓國民眾仍無法正確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已進入社區傳播階段的當下,仍有人堅持病毒皆來自中國的說法。醫生出身的韓國某在野黨議員甚至在2月21日召開的黨內對策會議上反覆強調「我已經說過多次,應該立即全面禁止中國人入境」。
而被韓國主流輿論聲音認為是此次疫情大規模爆發的「罪魁禍首」、韓國某宗教大邱教會及教徒仍然無法正確面對疫情,社會各界也對該教教徒的動向十分關注。韓國《東亞日報》就指出,該教會這種緊密的宗教聯繫,將會極大地改變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向。一位韓國的宗教專家表示:
成百上千信眾都聚集在一個地方,禮拜、聚餐、交談,病毒在極短的時間裡就能造成感染。
另據韓國SBS電視台報道,韓國社會對於已對於該宗教教會恐懼四起,韓國社交網站上出現多個辱罵該教的文章,大邱多家餐館更是掛出「拒絕該教信徒用餐」的告示。大邱當地民眾抱怨,去超市猶如「奔赴戰場」,雞蛋、即食麵等食物很難搶到。大邱地區是目前韓國疫情最嚴重的區域。還有人稱,僅僅過去1天生活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很擔心大邱會像武漢一樣封城。

目前,韓國大部分確診患者已同海外傳播源的關聯度極低,曾經前往大邱、慶尚北道地區的韓國士兵也將新冠肺炎帶進軍隊,未來幾周韓國確診患者人數恐繼續翻倍。如何將防疫體系進一步滲透到社區及每一個大型聚會,成為韓國下一步面臨的考驗。
2. 口罩送上門追蹤隔離零漏網,新加坡的完美防疫示範能夠給韓國帶來何種啟示?
有不少聲音認為韓國政府一開始的防疫重點是防止病毒從境外流入。韓國民眾初期的不重視的心理也使早期隔離措施不夠嚴格,為今天疫情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顯然,韓國政府應實施進一步的嚴厲措施。中國的疫情管控效果非常顯著,新增病例正在逐日降低。其採取的強制居家隔離、社區封閉管理、封鎖道路、運用大數據捕捉各個地區流入人員信息等強制措施,但這在韓國來說並不具有可行性。參加過什麼活動,接觸過什麼人等信息的採集由於涉及隱私並不容易開展。也就是說,韓國政府採取和中國類似的各種強制措施的法律支撐不夠。

那麼韓國是否可以參照同為小國的新加坡經驗呢?新冠肺炎疫情之初,新加坡同樣出現輸入性病例,政府沒有及時調整應對預警,人傳人現象日益嚴峻,本地陸續出現5個傳染社群,教會成為重災區,超四分之一的本地確診病例均與教會有關。
但是,新加坡政府及時採取高效措施,禁止中國旅客入境、嚴查持有工作準證入境申請的事宜、加大對確診病例的追蹤力度、將14天隔離假上升為強制的居家令……
新加坡已提升對韓國旅客的入境管制
新加坡衛生部2月23日發布旅遊建議,建議國民避免不必要地前往韓國大邱市及清道郡旅遊,到韓國其他地方旅亦要謹慎。
衛生部公布,懷疑個案的定義將擴展至有肺炎或因嚴重呼吸道感染而呼吸困難、且在症狀出現前14天曾往大邱或清道郡者。
自1月29日起所有抵達樟宜機場的人都須接受體溫探測,符合上述定義的人將被轉送醫院,接受進一步評估。
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讓新加坡政府力挽狂瀾,2月23日,新加坡沒有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實現病例零增長!24日也僅增長了1例。新加坡政府終於把疫情控住在發展階段,沒有造成大範圍的擴散,世界衛生組織(WHO)多次點名表揚,哈佛甚至認為新加坡的檢測水平達到「黃金標準」。
路透社報道,51歲美國籍女子金珍熙(音譯)剛搬到新加坡社區大樓後不久,疫情就爆發,她得知同社區有一宗確診病例後隔天,一名氣度不凡的男子登門拜訪,詢問她家人的身體狀況,給了一些醫療用口罩,並向她保證政府全盤掌握疫情。金珍熙後來才知道,男子是政府高階官員。
動用警方、監視器追蹤隔離數千人
金珍熙的經驗突顯新加坡採取一絲不苟的方法對抗疫情,贏得國際讚譽,包括動用警方調查人員和監視器追蹤並隔離2500多人。譚德塞也說:「新加坡防疫仔細,毫無漏網之魚。」
為何病例多?因追蹤接觸者能力強
新加坡人口570萬,至23日有89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是除了中國大陸以外感染人數第4多的國家,僅次於日本、韓國和義大利。但專家表示,新加坡病例多,原因之一是新加坡監測疾病的能力比較高。哈佛大學傳染病動態研究中心估計,由於新加坡監測疾病和追蹤接觸者的能力比較強,該國病例數目會是其他國家的3倍。

國土大小也有關係,新加坡面積不到大陸武漢的十分之一,人口約為武漢的一半,這使疫情較容易控制。新加坡上月底出現第1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時,政府立刻組織一支140人的團隊,負責詢問病人活動史,找出曾與病患密切接觸者並加以隔離。密切接觸的定義是和確診病患距離2米內並共處30分鐘以上的人。
監視器畫面追查病患到過哪些地方
新加坡衛生部(MOH)官員表示,找到這些密切接觸者的方式包括要求航空公司交出乘客名單、從監視器畫面追查病患到過哪些地方,並請警方協助搜查。新加坡民眾普遍能接受政府這種侵犯隱私的要求,因此有助於追蹤疫情。
政府WhatsApp 提供訊息和闢謠
新加坡政府透過WhatsApp群組發布資訊,有近40萬民眾訂閱,每天收到最新疫情訊息、防疫建議和闢謠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