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職總發放600萬元電子消費券,這些生意等你消費拉動
新加坡電子消費劵又來了!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在職總關懷基金計劃下,發放總值600萬元的電子消費券,協助2萬9000名較低收入會員應付家庭日常開銷。
每名會員可獲得100元消費券,如果家中有在籍學生,每名學生再額外獲得100元消費券,可在職總旗下的超市和參與計劃的書局購買日用品和求學必需品。
大約1萬7500名會員將自動納入計劃,其他會員可在8月底前提出申請,並在10月底前通過手機簡訊獲得電子消費券。

(圖:來源自網絡)
就目前來說,沒有消費的刺激,新加坡各行各業都挺難...
餐飲業在疫情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但現在已經快緩過味兒來了!
位於榜鵝尾(The Punggol Settlement)一帶的餐館大多表示,雖然生意減少了一到兩成,但大致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阻斷措施期間,因為不允許顧客在餐館內堂食,所以當時打包的顧客很多,而現在能夠堂食後,打包的數量就減少了。
相比起疫情發生之前,現在堂食的顧客會減少一點,但是生意大致上沒有太大的影響。
座落在榜鵝尾二樓的小酒吧Georges by the Bay因為疫情的關係,在4月初關閉兩個多月後,於6月中重開。
為了遵守安全管理措施,店內的座位減少30%,由於能容納的顧客減少了,生意因此跌了20%。
不過,該店的人流不減,平日還是會客滿。
為了遵守在晚上10點半之後禁售酒精飲料的條例,該店也將營業時間提前,每日則於晚上11點打烊。

(圖:來源自網絡)
除此之外,直播經濟瞬間爆發,給不少商家帶來了商機!
新加坡一個食譜分享平台把頂級食品如活龍蝦、日本和牛和辣椒螃蟹等,全部搬到網上售賣,結果生意暴漲,闖出另一片天。
他們的創新銷售模式,就是推出一場又一場別開生面的美食直播秀,從食材介紹、烹調到擺盤,都有安排廚師現場示範。
為了吸引顧客,平台每一天的主題,比如星期二做日本料理,有日本空運過來的和牛、海鮮等等。然後這些其實在巴剎很難找到,之後教網友怎麼樣煮、怎麼樣準備。
這就是非常明顯的差異化競爭...
因為在巴剎比較少,直播的時候更能帶動流量...

(圖:來源自網絡)
而這一切都得益於之前的規劃,他們原本是一個食譜分享的平台,今年2月推出食品團購直播節目。阻斷措施期間,他們的生意逆勢上漲。
該團隊剛開始做直播時,只有150人觀看,阻斷期間,收看人數飆升至1300人,訂單超過500個,令團隊不得不加快數碼化的步伐。
進入解封第二階段1個月,生意額還是維持不變。
有分析人士指出——
疫情帶動網上訂購、居家生意。疫情之後,這股趨勢還是會繼續下去。
然而,網絡購物並不能完全取代實體店。網絡購物平台和實體店有互補的效果。
目前,消費者初步開始考慮要不要選擇購買某些產品的時候,他們可能會上網尋求更多的諮詢。可是當一講到他們考慮要不要買某些產品的時候,他們需要到實體店裡去看看….
或者有些時候,有些顧客到了實體店鋪選擇先多了解產品,然後上網貨比三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