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
「旅遊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
花著比別人貴幾倍的費用過別人過膩的生活!」
是啊!我們花著昂貴的費用
坐著長達10幾小時的長途飛機

飛到冰島追極光
飛到菲律賓潛水
飛到紐西蘭徒步
飛到湯加觀鯨
…
其實都是因為我們想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每天一塵不變的工作吃飯睡覺
讓我們的身心都感到疲憊
每一次假期都想要遠離城市
跑到偏僻的小角落不被打擾,給自己充充電

博物@林語塵
而在這種時期
催生了另一種經濟——趕海

FB@趕海樂滿天
趕海 意思是指生活在海邊的人,藉助著潮漲潮落的大好時機,到海邊的淺灘和海岸的礁石附近尋找並打撈可以使用的海洋生物,或賣錢,或自食。 _



2019年是各網際網路平台的「大趕海時代」。網友們在各大平台上觀看操著鄉音的海子們,在礁石附近探尋著」好吃「的食材,簡直把螢幕前的各位饞的呀。
馬蜂窩
也不是覺得那些海鮮有多好吃,就是覺得這種生活的樂趣讓人覺得很輕鬆,對於在內陸生長的孩子,這種「雲趕海」模式,簡直正中下懷。

隨著新加坡的疫情逐漸嚴重
大家只能紛紛取消出國的行程
但是你知道嗎?
新加坡也可以趕海的哦!

今天就跟著小妹一起
來探索一下新加坡的趕海吧!

新加坡四面環海,海岸線長193公里,處於印度洋。新加坡海域可見的生物,跟中國沿海的也是有一定區別的。
三巴旺海灘
地處北部的三巴旺海灘
是北部人們經常到訪的地方
隔海相望是馬來西亞
三巴旺的海灘長堤兩側,是由於退潮而裸露在外的礁石和海草。礁石和海草下,藏匿的就是那些海洋小精靈們。


潮水退去,在這些淺灘之中,大人和孩子們,捲起褲腳,帶上工具,下水觀察。眼力不好的人,可能就沒辦法找到他們的「食材」。
不一下子,就在水裡看到了要逃走的螃蟹,趕緊抓起來,不要放過。通常如果趕海抓到太小的就會放生,一是因為環保,二是因為實在沒什麼肉。


除了三三兩兩的家長帶著孩子去野營,也會有一些專門捕撈淺灘海鮮的人,他們的收穫就不小了!青口雖然小,但是勝在量大啊!
趕海結束之後,大家滿載而歸,奔向自己的根據地,準備著當天的晚餐。除了自己帶的美食之外,值得期待的就是當天捕撈的海鮮啦!


一整桶螃蟹,將他們清洗乾淨之後,就準備送他們上路了。呼之欲出的蟹籽的母蟹真的是看起來就肥美。你是不是也想吃呢?
炭火生起,螃蟹上架,剛上烤架的螃蟹和魚還在掙扎,它們帶來的口感是清甜的。這絕對是比外面的食材要新鮮的一餐。


來一口鮮美多籽的螃蟹,配上一口紅酒,享受著海風,豈不樂哉?
三巴旺公園
Sembawang Park
榜鵝海灘
地處東北部的榜鵝海灘
雖然沒有可供燒烤的地方
但也不乏趕海人的樂趣
熟練的小伙子已經拿上自己的工具出發了!仿佛每到趕海的時候,就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刻,也是最有動力的時刻!


只有仔細的觀察,才能找到有趣的海洋生物,努力的翻看每一塊礁石,每一篇海草,大家都在努力為晚餐做準備。
趕海真的是一個老少咸宜的活動呢!老爸老媽,弟弟妹妹全部上陣。但是只有「老手」才能收穫頗豐!


潮水漲起來的時候,也是魚群活躍的時候,在漲潮和退潮的時候,漁汛是非常好的哦!但是在大潮也要注意自己和小孩的安全!
剛剛擱淺的魚身上的鱗片散發著炫彩的斑斕,可當他們死了以後,顏色就暗淡下來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去菜場看到的魚都是一個顏色的原因了!


螃蟹永遠是最容易抓到的,因為它行動緩慢,不及魚在水裡遊動迅速。但是螃蟹的兩個鉗子也是很容易傷人的!
小孩子都是對新鮮事物感到新奇的,就好像他們一樣,看到不一樣的海洋生物,孩子們都驚呆了!其實趕海也是小孩吸收更多知識的時候呢~


有著「活化石」之稱的鱟,音[hòu],在新加坡海域也是很常見的一種生物。堅硬的外殼,乍一看還以為是一種外星生物,喜歡雌雄在一起。趕個海都被撒一把狗糧!
太陽下山了,也該帶著沉甸甸的「食材」回家了。雖然新加坡海域垃圾不多,但如果你看到海洋垃圾,也記得順手帶走喲!

榜鵝海灘
Punggol Promenade Nature Walk
開心玩耍的同時也要注意安全哦,礁石鋒利,注意足下安全。同時也不要忘了,海洋環境的保護,在我們拿取海洋給我們的饋贈的時候,也不要忘了同時帶走侵害海洋的垃圾哦!
你還知道哪些海灘適合趕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