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18日舉辦第二屆「聚焦獅城 放眼全球」中新經貿合作論壇暨中新建交30周年慶典。圖左起為新加坡中小企業商會會長王騰憶、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會長程軍、通商中國總裁陳佩玲、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商務公參鍾曼英、新加坡江蘇會會長周兆呈、新加坡製造商總會會長符標熊,以及新加坡天府會會長杜志強。(主辦方提供)
作者:任其
新中兩國企業與商協會組織應抓住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定這個機遇,推動進一步合作及產業升級。兩國商業人士也都認為,RCEP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在本地已深耕21年的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昨天舉辦第二屆「聚焦獅城 放眼全球」中新經貿合作論壇暨中新建交30周年慶典。會長程軍在致辭時特別提及上周日簽署的RCEP,強調在此背景下,發揮好兩國商協會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非常重要」。
他同時建議,新加坡與中國商協會組織應緊抓RCEP落地實施的機遇,推動區域內的供應鏈和價值鏈的重構,把握中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合作潛力。
也是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行長的程軍呼籲,新中兩地企業應投身於兩國貿易投資項目的合作開發,研究有效利用RCEP框架下區域內貿易投資優惠安排,「為產業升級和合作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面對高度不確定的國際環境,程軍建議兩國工商企業攜手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推動數碼經濟、綠色發展和高科技領域的合作,釋放更多發展潛力。
RCEP簽署國包括東協10國、中國、韓國、日本、澳洲和紐西蘭,覆蓋全球約三分之一人口,經濟總值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約30%。RCEP會在至少六個東協成員國和三個自貿協定夥伴國向東協秘書長提呈核准書後,才正式生效。
針對RCEP為區域經濟帶來的發展,本地商貿組織通商中國總裁陳佩玲昨天在會上表示,RCEP的最終簽署對區域經濟一體化、多邊主義與多邊合作打了一劑強心針,也有助於提振新加坡及區域經濟。
陳佩玲強調,新加坡一向積極與各國展開貿易合作,至今年2月,在全球共簽署了25個雙邊與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她說:「新加坡的自貿協定政策協助將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連接起來。新加坡與全球供應鏈的聯繫將更加緊密,出口商也將享有更低的關稅或非關稅壁壘。」她同時指出,新加坡也強化本身在貿易、供應鏈和貿易融資的優勢,促進東南亞與各國之間的貿易合作及互聯互通,成為一個多功能的經濟樞紐。
出席活動的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商務公參鍾曼英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新加坡作為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橋頭堡」作用將得到進一步發揮,兩國企業在第三方市場合作、推動區域互聯互通等方面擁有巨大的合作潛力。
她說:「兩國都將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經濟轉型的戰略選擇,數字經濟、金融科技、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將成為新的合作增長點。」
在昨天的活動上,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也與新加坡製造商總會、中小企業商會、天府會、江蘇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