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我的DFS!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40年的老朋友說散就散啊!
DFS將退出樟宜機場
無論是出境還是入境新加坡,過關之後看到的往往是有「DFS」三個大字的免稅菸酒店。
對遊客來說,這或許是他們對於新加坡的第一印象,對常住在新加坡的人來說,這或許是他們對「家」的回憶之一。

但是,明年,我們就看不到這些店面了!明年6月,從1980年就入駐樟宜機場的免稅店DFS,撤出菸酒特許經營的業務。
原因是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定,加上新加坡菸酒售賣條例更改,意味留在樟宜機場運作從財政上對集團而言並不可行。
DFS退出機場將有損失
這盤帳應該怎麼算呢?
幾乎所有回國的新加坡人,抵達樟宜機場後都會到DFS買些酒,有些幫忙朋友代購,有些自己喝。
統計局網站的數據顯示,2018年,新加坡居民乘坐飛機出境約有836萬人次。

在新條例生效後,意味著DFS從每個人錢包中少賺1升酒的價格。
據網站標出的價格,視乎你買的是啤酒、葡萄酒還是烈酒,1升酒售價介於40元至300元不等。
螞蟻粗略算了一下,DFS一年下來,就少賺幾個億啊(40 x 836萬 = 3億3440萬)!
這還沒加上免稅奢侈品以及煙的銷售額下降,怪不得作為機場最大且合作最久的租戶,大家都以為「打死都不會走」的老租戶,出乎預料的地轉身打包就走人。
DFS表示,這是集團是在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不競標在樟宜機場的菸酒特許經營權。
DFS的撤退,連業主都覺得惋惜,樟宜機場集團空側特許經營部集團高級副總裁張秋雲受詢時說,「對於他們(DFS)決定退出,我們雖感失望,但會繼續與他們緊密合作,確保新業者能順利接手菸酒的特許經營權。」

沒想到,一切突然走到了結束。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
DFS與樟宜機場的前緣
DFS集團創始於上世紀60年代,是目前世界領先奢侈品的旅遊零售商。作為一家私營公司,DFS集團可不僅僅扮演著免稅零售商的角色。
早在1980年,DFS就成功投得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免稅特許經營權。
要知道,樟宜機場的啟用日期是1981年的7月1日。可以說,DFS從樟宜機場的「出生」陪到了現在......

38年來,DFS見證了樟宜從一個默默無名的機場,變成現在國際化的、連續7年獲得「世界最佳機場」稱號的航空界明珠。
伴隨著樟宜機場的成長,其實DFS也成長了不少。2015年,DFS在新加坡樟宜T3航站樓首創葡萄酒及烈酒的複式旗艦店,成為了世界上最大型的葡萄酒、烈酒及菸草的機場商業特許店鋪。
有三家公司已經參加機場競標
只可惜,於樟宜機場四個搭客大廈的18家店將在明年同時落幕……
那麼,整整18家店面,從2020年6月9日至2026年6月8日,為期六年的合約,會花落誰家呢?
《海峽時報》報道,至少有三家公司參加了樟宜機場集團6月份的競標活動。

它們分別是來自韓國最大的樂天集團(Lotte)旗下的免稅店和第二大的新羅免稅店集團(The Shilla Duty Free),以及德國旅遊零售公司Gebr Heinemann旗下的免稅店。
新羅免稅店目前已在機場經營化妝品和香水的免稅銷售。占有先機的它們勝出的幾率會不會比較大呢?大家拭目以待。
那麼,最終的贏家到底會是誰呢?
是新羅?是樂天?還是來自德國的黑馬漢納曼?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