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海平面逐步上升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問題!!
新加坡作為一個被海包圍著的國家,這些問題當然應該考慮!
最近,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將逐步強化11個沿海和設在河口一帶蓄水池的結構,其中四個較老舊的蓄水池會優先改進。
學者表示,這有助防止日後海平面升高可能導致海水流入蓄水池的威脅。
公用事業局證實,上個月底為沿海蓄水池結構設計和建造的工程研究項目展開招標,包括加高防浪堤和閘門。

(圖片來源網絡)
水源問題始終是新加坡的心腹大患,由於國土面積過於狹小,人口眾多,單靠降水是難以滿足日常需求的,所以新加坡的淡水來源主要還是從馬來西亞進口。
蓄水池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儘可能的解決新加坡用水自給自足的問題,所以吧這些短小的河流出海口都用堤壩攔截,儘可能多的把水截留下來利用!
該局將率先為較老舊的沿海蓄水池展開應對氣候變化的改善工程,它們是裕廊湖、實里達下段、克蘭芝及班丹蓄水池。
其他沿海蓄水池包括濱海蓄水池、實龍崗、榜鵝,以及登格、波揚、慕萊和莎琳汶這四個西部集水蓄水池,以後也會陸續施工。

(圖片來源網絡)
改善工程將包括為蓄水池拆除和建造新的防潮閘、提高堤壩的頂部,以及安裝自動調節閘來加強泄洪閘的功能等。
氣候變化的挑戰愈加嚴峻,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上月中宣布,政府將投入1000萬元開展全國海平面研究計劃,
探究導致海平面上升的各大因素會對新加坡和東南亞地區造成哪些影響,以便未來可充分應對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威脅。

(圖片來源網絡)
公用事業局工程師陳智偉表示:
「用來分開蓄水池和大海,而蓄水池的水經過處理後可以飲用,而下大雨的時候,在蓄水池水位比海水水位更高的情況下,
我們可以抬高水壩閘門,把多餘的雨水釋放出去,以避免水患的情況發生。」
此外,他也不排除將來可能出現大規模遷移的情況,把受海平面升高影響的居民遷至其他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