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調查顯示,我國一般人民的購買力是美國紐約的1.7倍,連續三年在亞洲高居榜首,目前在全世界105個城市中排名第20位。(檔案照)
一項調查顯示,我國一般人民的購買力是美國紐約的1.7倍,連續三年在亞洲高居榜首,目前在全世界105個城市中排名第20位。
這項調查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亞洲競爭力研究所進行,研究範圍為世界主要城市的外派人員和一般人民的生活費、收入以及購買力。
亞洲購買力最強三城市:新加坡 首爾 台北
一般人民購買力最強的三個城市分別是日內瓦、哥本哈根以及里昂,而亞洲購買力最強的城市則分別為新加坡、首爾以及台北。
報告也指出,我國仍舊是外派人員生活費最高的亞洲城市,在全世界105個城市中排名第四;不過,一般人民的生活成本排名在第54位。
全球外派人員生活費最高的10個城市中有三個位於亞洲,除了新加坡之外,還有排名第六的香港,以及排名第九的東京。
不過,香港的一般人民生活費排在第50位,和外派人員生活費排名有著不小的落差,這個情況和新加坡類似。
亞洲競爭力研究所所長陳企業博士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在亞洲城市中,外派人員和一般人民的消費模式以及選擇消費的產品有不小的差異,因此新加坡、香港、上海以及首爾這四個外派人員生活費較高的亞洲城市,一般人民的生活費排名都處於中游,並不算太高。
他分析說:「這幾個亞洲城市的一般人民消費時,可以選擇去小販中心或者路邊攤,購買衣物時也未必買名牌貨,因此生活成本會比較低。」
陳企業認為,新加坡一般人民消費的商品其實並不算太昂貴,只要做出正確的開銷選擇,不應該覺得錢不夠花。
他說:「如果一個人每天都要喝酒抽菸,經常去餐館消費,選擇擁車而且住在比較大的政府組屋或者私人住宅,他的消費方式會比較接近外派人員而不是本地人,那他當然會覺得新加坡生活費很高。」
陳企業透露,自從亞洲競爭力研究所發布一般人民生活費排名之後,一些跨國企業已經開始削減外派人員的薪金和福利配套。
「你會看到有一些外派人員已經開始搬離市區較為昂貴的私人住宅,改為租住郊區的公寓或者組屋,一些洋人也開始到鄰里小販中心用餐。」
亞洲競爭力研究所的這項調查自2005年開始進行,目的在於向普通民眾、跨國執行人員、潛在投資者、決策者和政府官員,提供全球主要城市生活費的可靠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