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五個社區發展理事會接下來推出的社理會鄰里購物券計劃,將以數碼形式發行。
五個社理會聯合發表文告說,鄰里商家和小販即日起可上網www.cdc.gov.sg/cdcvouchers/merchants報名參與這個計劃,社理會鄰里購物券大使將在兩個星期內同他們聯絡。

此外,這些大使也會在接下來幾個月到基層,邀請和協助鄰里商家及小販下載並使用新的RedeemSG商家應用程式。有了這個應用程式,鄰里商家和小販在接受數碼購物券和記錄交易時將更方便。
新加坡這麼做,也是響應商家和小販要求更快獲得付款的建議,同時也省卻他們收集、點算和提交紙版購物券的麻煩。
鄰里購物券正式派發時,社理會也會通過視頻和信息圖,教導居民如何領取購物券。
總值1億3000萬元的鄰里購物券是政府在本財政年預算案聲明中宣布的措施,目的是感謝130萬戶本地公民家庭在疫情期間展現堅韌的精神,同時支持鄰里商家和小販。
新加坡其他補助措施
除了直接對民眾發送補助券外,新加坡政府還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幫助疫情下民眾的生活。
1 僱傭補貼
為協助企業應對冠病疫情衝擊,新加坡政府於去年2月推出僱傭補貼計劃(Jobs Support Scheme),協助僱主緩解公司成本壓力。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於今年2月宣布延長這項計劃,為受疫情最大影響的領域追加提供多達六個月的薪金補貼。
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航空、宇航和旅遊業將獲得50%補貼。餐飲業、零售業、文化藝術業、陸路交通以及海事與岸外業則可獲30%補貼。
一些領域的補貼額會遞減。例如,建築環境業僱主去年9月和10月發放的薪金將獲50%補貼,11月和12月的薪金補貼率則下調至30%。其餘領域則會獲10%補貼。
2 發放現金津貼
新加坡政府對低收入群體提供社區關懷援助。其中,針對低收入家庭以及因病、家庭看護責任等暫時無法工作的人員,政府給予社區關懷短中期援助。
而對那些收入有限或沒有收入,以及無家庭支持的年老體弱或傷殘人士提供社區關懷長期援助(又稱為公共援助)。
這項長期援助計劃,除了每月的現金津貼,受益者還可在政府綜合診所、公立醫院接受免費的醫療服務,並在必要時轉診到基於社區的機構接受服務援助,如家庭幫護、交友、進入日間護理中心等。
3 加薪補貼計劃
補貼計劃於2013年推出,旨在鼓勵企業轉型,與員工分享提高生產力的果實。
原本為期三年的計劃在2015年和2018年兩度延長後,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又再次獲得延長。

此外,為支持企業在疫情期間為本地員工加薪,新加坡政府把2019年和2020年的補貼比率提高五個百分點,分別達20%和15%;月薪頂限也從4000新元提高至5000新元,好讓更多人受惠。
4 實施漸進式薪金模式
漸進式薪金模式是新加坡政府為保障工人權益提出的方案,與工人黨等反對黨提倡制定的最低工資制有別。漸進式薪金模式在清潔、保安與園藝特定領域實施,通過生產力的提升,嘗試提高低薪工人的工資
漸進式薪金模式是勞資政三方經協商後獲得政府採用的模式,它與最低工資模式的最大不同之處,不是將最低工資一刀切。而是依據個別行業的情況,制定符合該行業的框架,通過讓員工提升技能和生產力獲得加薪。
但它實際上也融入了最低工資制的成分,規定每個技能層次的最低起薪,常年加薪幅度等。
5 「新心相連」計劃
新加坡政府早前在「新心相連」就業(SGUnited Jobs)計劃下,新加坡公共部門將帶頭創造約1萬個長期與臨時新工作崗位。
新加坡政府也將與商會合作,邀請私企加入這項計劃。提供培訓機會的僱主將共同承擔人力成本,一共資助8000個培訓崗位。

另外,新加坡在為國人開闢更多就業渠道的同時,也會繼續確保新加坡人獲得公平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