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ité醫院每年接納住院病人達14萬,門診病人超65萬,每月手術大約7000餘台。這個數字在德國是非常駭人聽聞的,當然,其中開放式手術只占20%,不過,這也非常厲害了。
綜合評價:夏里特是國際患者尤其是歐洲和中東地區富豪階級推崇的醫院,醫院為每位國外患者提供從聯絡到宗教信仰支持等全方位個性化服務。夏里特麾下擁有幾個專科中心,均為醫院的最具實力的專業。
1,骨科中心:骨科中心是德國乃至整個歐洲最大的骨骼肌肉疾病治療中心,其治療的骨骼肌肉系統疾病覆蓋所有種類。迄今為止,該中心已完成近十萬例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手術,對人體其它人工關節,例如肩關節、肘關節和踝關節的置換也有深入的研究,每年也完成大量的此類手術。
2,眼科中心:Charité醫院眼科中心在德國同類醫療機構規模最大。該中心治療的疾病類型主要包括眼部腫瘤、糖尿病性視網膜病、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脫落、黃斑病變和斜視等。該中心最為突出的優勢是在眼部腫瘤治療方面擁有極為豐富的經驗,是歐洲唯一一家通過專業質子刀治療眼部腫瘤的醫療中心。

3,綜合癌症治療中心:Charité醫院綜合癌症中心(CCCC),是國際知名的腫瘤治療中心,歐洲癌症協會及德國癌症協會領頭成員。該中心擁有歐洲最先進的癌症治療設備,中心組成的跨學科腫瘤專家小組是保證患者獲得最佳診療效果的關鍵。
4,兒科中心 :夏里特醫院擁有歐洲最大及最知名的兒科疾病治療中心,其在小兒腫瘤及外科方面享有極高國際聲譽。兒科中心將小兒外科、小兒麻醉科、小兒放射科及小兒重症醫學科結合起來,尤其擅長治療小兒白血病、複雜先天性缺陷如畸形、膈疝、腸神經元異常、胸壁變形如漏斗胸或雞胸、肺癌如肺囊腫、先天及後天腎臟和尿道疾病等。
5,神經外科:夏里特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歷史悠久,該中心由Prof. Vajcoz教授領導,歐洲一流。
六、麻省總醫院
國別:美國
行業資歷:麻省總醫院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教學附屬醫院,全美歷史最悠久的三所醫院之一。曾經在2012年全美醫院排名第一(US News & World Report)。建立於1811年。麻省總醫院在1846年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例麻醉手術,並在1896年最先將x光用於臨床。麻省總醫院主導著全美規模最大的以醫院為基礎的研究項目,年度研究經費超過6億美金,至今已產生了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值得一提的是,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在術中放療、Proton放射治療、基因定位治療等方面的技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麻省總醫院坐落于波士頓的一家綜合型醫院,屬於哈佛大學醫學院下屬的教學醫院 。美國麻省總醫院支持設立的上海嘉會國際醫院(500張床) ,舉辦"腫瘤創新療法前沿大會" ,會議由嘉會國際醫院腫瘤中心聯合美國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舉辦。
麻省總醫院重大成就:
最先應用PET-CT技術;
最先運用MRI技術;
研究出術後保留膀胱功能的治療浸潤性膀胱癌新技術;
首次應用基因檢測確定癌症類型;
研發出抗癌藥imatinib(Gleevec);
最先發現腫瘤的EGFR基因突變(抗癌藥易瑞沙Iressa的作用靶點);
2009年諾貝爾醫學獎(發現端粒和端粒酶保護染色體機理);
發現非小細胞肺癌的ROS1基因重新排列。
麻省總醫院優勢專科:
癌症中心: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成立於1986年,是全美公認的癌症治療中心,也是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指定的綜合性症中心。
心臟中心:麻省總醫院是複雜病例的國際轉診中心.擁有心臟病學、心臟外科、心臟麻醉師、心臟科護士以及心臟放射科等專家團隊。
移植中心:移植中心是聞名美國的一所給成人患者提供各個器官移植的中心。
血管中心:麻省總醫院血液病中心是聞名美國的一所血液中心,其擁有各種血液病的專家。該治療團隊由7個學科的臨床醫生為各種不同類型的血液疾病提供綜合的診斷和治療。
創傷治療中心:麻省總醫院是新英格蘭所有年齡段患者的主要轉診中心。該中心被美國外科醫師學會評為1級成人外傷中心和1級兒科外傷中心。
神經外科中心:麻省總醫院的神經外科中心為腦部和脊柱等神經疾病的診斷、手術治療及康復提供全方位的外科服務。該中心是麻省總醫院較大的科室之一,同時也是全美優質的神經外科中心之一。
癲癇」麻省總醫院癲癇治療中心成立於1999年,由世界著名癲癇專家Andrew Cole教授創辦,是全美各醫療中心癲癇疑難患者的轉診中心,被美國癲癇協會評為4級癲癇中心。中心可提供複雜形式的密集的神經診斷監控、強化的藥物治療、神經心理學和心理治療。

綜合評價:麻省總醫院始創於1811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三家醫院之一,是哈佛大學臨床附設醫院,也是美國開展醫學臨床研究項目最多的醫院,年度科研經費預算高達4億多美元。麻省總醫院有905張床位,每年接受超過45,000名患者。外科醫生每年完成34,000起手術。連續被《US New》評為美國最好的醫院之一,2007年麻省總醫院在5,462家醫療中心裡名列第5,精神科排名第一,糖尿病和內分泌專科、精神病專科排名第二,神經內科與神經外科排名第三,肺病專科排名第四。
院方提供內外及精神醫學等全科服務。麻院每年接收逾一百萬宗門診及兩千六百名創傷病人、照顧了四萬七千名住院病、進行了三萬四千次手術,及處理了三千五百宗的分娩個案。其聘請超過一萬四千名職工,為當地人力資源最龐大的非政府機構。麻院具有新英格蘭地區最古老且最具規模、由外科醫生驗證的甲級創傷醫療中心。另外,於2004年正式投入服務的約基門診處理中心亦是當地最大型及完善的門診部。眾多其他包括腫瘤科及神經內外科病房、手術室、急診室等的綜合性建築大樓亦相繼落成。
醫學的科研活動在麻院一直都非常活躍。醫院為著名的馬林克羅特總臨床研究中心的所在地,並與達納-法伯癌症研究院有聯繫。自1994年起,麻院一直獲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最龐大的研究經費,最新2014年的資助金額高達兩億一千多萬。麻院同時與哈佛醫學院合作,建立了一個健康科學學術中心。根據官方的說法,麻院進行的醫院研究項目規模為全國之冠,每年的經費逾七億五千萬美元,研究領域涵蓋愛滋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人類遺傳學、醫學影像及光學、神經退化疾病、再生醫學、生物移植學等。2009年2月,院方設立菲利普T·及蘇珊·華富隆研究院,專門負責研究疫苗製造及與人類免疫學有關的疾病之治療方案。麻院亦和另一所與哈佛聯盟的精神科醫院麥克萊恩醫院合作,並進行了相關的醫學研究項目。
七、多倫多全科醫院
國別:加拿大
行業資歷:多倫多全科醫院是市內一座主要教學醫院,是組成加拿大聯合健康網絡中八家醫院中的一家(Canada's United Health Network),同時也是全加拿大甚至全北美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可以為病人進行心臟、肺、腎、肝臟、胰臟、小腸以及其他器官的移植。

多倫多全科醫院還是全國資金最充足的研究機構。多倫多全科醫院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中心,亦是大學醫療網絡的一分子,與多倫多大學醫學院關係密切。該院南臨多倫多病童醫院,西側與瑪嘉烈醫院和西乃山醫院隔著大學路相望。眾多醫院和醫學研究設施構成多倫多的發現區,與安大略省議會大樓近在咫尺,亦鄰近多倫多地鐵的議會大樓站。
急診室每年處理逾28000名病人,而該院亦設有安省最大規模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可以為病人進行心臟、肺、腎、肝臟、胰臟、小腸以及其他器官的移植;受惠的病人來自全國。
值得一提的是,威塞克斯伯爵夫人索菲以其加拿大王室成員的身份擔任該院的資助人。這座醫院於1812年戰爭期間用作軍事醫院。該院於1829年正式成為一永久性機構-約克綜合醫院-並選址於西姆科街和國王街的交界處。醫院的新大樓於2002年落成,而於1913年落成的舊大樓(前稱書院街翼)則成為"MaRS發現區"醫學研究機構的總部。
綜合評價:多倫多全科醫院取得了無數的「第一」,比如2015年成功進行了世界首例三器官移植(肺,肝和胰腺)。尤其在2017年,多倫多全科醫院共進行639例移植。其中包括167例"肺移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肺移植項目醫院。
多倫多全科醫院還以彼得·蒙克心臟中心(Peter Munk Cardiac Centre)而聞名。該心臟中心是以巴里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創始人彼得·蒙克(Peter Munk)而命名的。彼得·蒙克曾向多倫多全科醫院捐贈過1億刀。彼得·蒙克心臟中心被認為是心內直視手術和心血管健康的全球領導者。
八、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
國別:日本
行業資歷: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發祥於江戶時代末期,150多年來一直引領著日本醫學和醫療事業的發展。東京大學被認為是日本最難考的大學,而考東大醫學部更是難中加難。東京大學醫院在日本赫赫有名、聞名遐邇。值得一提的是,東京大學醫院的醫生主要來自於東京大學醫學部。

東大病院秉承「致力於臨床醫學的發展和醫療人才的培養,為每位患者提供權威醫療」的辦院理念,醫院宗旨為:實踐尊重患者意願的醫療;提供不受威脅的醫療;開發高度先進醫療;培養專業醫療人才。東大醫院是支撐起日本近代醫學教育的富有歷史與傳統的醫院。至今為止這裡培養的優秀醫學界人才輩出,為日本的醫療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東大醫院往往有醫療·研究·教育三大使命,東大醫院為了實現自己的使命,以「尊重患者意願的醫療實踐」「安全的醫療看護」「高度先進醫療的開發」「優秀的醫療人才的育成」為目標。
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簡稱東大,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東京都文京區的世界級著名研究型綜合大學。成為日本最高學術殿堂和七所舊帝國大學之首,其在國際上都享有極高的聲譽。
根據數據,截至2014年,東大培養了包括9名諾貝爾獎得主、6名沃爾夫獎得主、1名菲爾茲獎得主、16位日本首相、21位(帝國)國會議長在內的一大批學術名家、工商巨子、政界菁英,在日本國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都無可比擬。作為一所世界頂尖的綜合大學,東大曾經在2016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世界第13位、日本第1位。
東大病院優勢科室
肝膽胰外科:在東大病院的諸多科室中,肝膽胰外科表現十分突出。其治療領域包括:肝癌、胰腺癌、膽管癌、膽囊癌、肝移植、腹鏡下肝或胰腺切除。值得一提的是,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尤其擅長肝切除,其安全性在世界屈指可數,手術死亡率低至0.2%。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醫生前往其肝膽胰外科進修。
早在2007年,東大病院肝膽胰外科率先將3D模擬技術引入肝切除手術中,並成為該技術最先受到日本「先進醫療指定」的醫院。同年,世界首例應用在肝癌手術造影的ICG螢光標記法也誕生於東大病院肝膽胰外科。該科正在研發通過運用3D模擬技術進一步開發肝切除的導航儀器。
綜合評價: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是日本「特定功能醫院」(類似於我國的三甲醫院,共86家),職工人數3888名,病床位1228張,由診療部門(6個部門37個診療科室)、中央設施部門(38個部門)、臨床研究部門(7個部門)構成。2017全年外科手術超11000例,這一手術數量在日本國立大學醫院中數一數二。
日本厚生勞動省決定將「癌症基因組醫療」相關檢查納入公共醫療保險,並選出了11家核心醫院作為癌症基因組醫療中心基地,東大病院就是其中之一。
東大病院的醫學研究和醫療技能開發受到日本國內各界的關注,其著名的「22世紀醫療中心」是開發診斷治療方法、驗證和普及治療方法、開展預防醫學、醫療政策、醫療器械和設備的研究的重點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