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蘇文琪
我國應在現有公共醫療服務體系中尋求創新空間,非傳統的想法也能主流化,以推動醫療體系朝更以病患為主、更高效和有效的目標邁進。
衛生部長王乙康5月25日在衛生部常年工作計劃研討會致辭時,發表以上觀點。他說,現有區域醫療系統經過兩次重組後,組織結構已不應該再作檢討和改變。
「系統無論大小都有利弊。大集群具有規模且能力較全面,小型醫院則更有靈活度和創新空間。」
本地目前有三個區域醫療系統,即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以及國立健保集團。過去區域醫療系統從兩個變成六個,再整合成三個。
王乙康指出,我國醫療保健開支不斷上漲,估計在2030年會增至590億元,情況令人擔憂。在公共開支方面,到了2030年,醫療保健將占政府預算的16%,或約國內生產總值的3%。
我國醫療保健開支已從2010年的100億元,增至2018年的210億元。
王乙康因此提出通過控制藥物和治療的成本、控制由保險帶動的成本膨脹,以及提升醫療服務三方面,確保新加坡人能享有高水平又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
本地目前有三個區域醫療系統,即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以及國立健保集團。過去區域醫療系統從兩個變成六個,再整合成三個。
王乙康指出,我國醫療保健開支不斷上漲,估計在2030年會增至590億元,情況令人擔憂。在公共開支方面,到了2030年,醫療保健將占政府預算的16%,或約國內生產總值的3%。
我國醫療保健開支已從2010年的100億元,增至2018年的210億元。
王乙康因此提出通過控制藥物和治療的成本、控制由保險帶動的成本膨脹,以及提升醫療服務三方面,確保新加坡人能享有高水平又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
他說,當局須尋找最具成本效益的藥物和療法,進而與補貼框架和保險索賠限額掛鉤,並與供應商協商,確保他們所收取的價格與療效相稱。
至於醫療保險,王乙康認為,關鍵是確保共同承擔額(co-payment)的立意不被削弱,以遏制醫療保險成本上漲。
他強調,減少醫療成本不意味著醫療素質低落,而是能明智和有效地消費、減少浪費,確保醫療服務可負擔得起。
「我國社會正在老齡化,但我們不能讓醫療保健開支上漲阻礙未來。」
王乙康說,政府下來必須堅持「三大超越」(Three Beyonds)願景的其中兩個目標,即超越醫院護理,將重心轉移至社區;超越醫療護理,推動全民健康。
他說,我國多年來不斷增設醫療保健基礎設施,包括增設綜合診療所、療養院,以及在兀蘭和勿洛興建社區醫院和急症醫院。
其中,在社區建設慢性病長期護理設施,將讓醫院能專注於照料急症或須專科護理的病患。
文章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