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究竟多愛房產?
國內的房價就不說了,
買房的那股勁就更不用說了。
走出國門,買房的勁,
全球哪個國家同樣比不上。
小圈兒曾聽一位搞房地產的妹紙說,
她們公司在國內開的樓盤,80%都賣給了華人,
爭購搶購房子的依舊還是中國人,
這也算是資金回流吧。
在國外賺了錢,
最後都流回國內房地產開發商的腰包

最近,公布了一組數據,中國買房的熱度讓全球望房興嘆!
上半年全球十大跨境房地產交易中,亞洲投資者占據五宗。其中,中國資本成為亞太區表現最搶眼。
2017年上半年中國在房地產市場的跨境投資額為62億美元(85億新元),僅次於德國和英國,成為房地產領域世界第三大跨境資本來源國。
亞洲其他跨境資本來源國(地區)分別為:香港(49億美元)、新加坡(41億美元)、韓國(19億美元)和日本(16億美元)。它們資金基本投向世界三大流動性最強的房地產市場,即美國、英國和德國。其中美國吸引的資本總額為100億美元,英國和德國分別為60億美元和20億美元。

看到了,新加坡在亞太地區只能位居小三!
從數據看,德國和英國應該是最愛房子滴!
答案在後面,別急,小圈兒一點一點侃。
先說最大滴——
今年5月,中國企業海航集團有限公司斥資22.1億美元,收購地處紐約曼哈頓公園大道的一處辦公樓,成為上半年最大的一宗單一資產交易。
根據數據分析,今年第二季度,亞太地區的國內投資總額達490億美元;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國內需求亦繼續推動市場交易量增長。

如此瘋狂的買房,還是跨境買房,也誕生一個新名次——「房產銀行」!
放在過去,在歪果仁眼裡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攢錢,把錢都存在銀行,不懂得享受。做一樣的工作,最後中國人肯定比歪果仁有錢,不花能攢啊!也是逆天行為。
現在,中國人已經把房子當銀行,相比把錢存在銀行,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開始熱衷於在倫敦、紐約等世界城市購買房產,把錢存在「房產銀行」里。
自2017年5月11日至今,在90天內,中國買家(包括中資企業和港資企業)在倫敦購買房產耗資超過36億英鎊(63億新元),按當時匯率計算,合計高達約317億元人民幣。
這兒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人還很會買房子。
英國出現大批中國買家,據說是由於脫歐的衝擊,英鎊的疲軟,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最佳的房地產買入機會。
中國買家在海外投資物業的業態主要為商業地產及住宅,中資大佬們正藉助匯率優勢頻頻來倫敦買樓,即便在國內對海外投資監管趨嚴的情況下,鑒於這些投資者都有資產配置需求,因此或將略有觀望,但不會萎縮。

最後,要揭開謎底了——
英國房地產最大的投資者正是中國,房地產數據公司Costar2017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中國(包括中國香港地區)已經超越美國,正式成為英國房地產最大投資者。
等於英國雖然排在中國前面,但這裡面還是中國人在操控,就算德國沒有中國人操控,兩個沖你一個,這全球買房界的老大是誰?
一目了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