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我國私人住房租金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迫使外籍員工甚至考慮永久離開新加坡,當地一些公司已經開始支付部分員工住房成本,甚至將員工搬遷到鄰近成本較低的城市,以幫助他們應對快速上漲的房租。
根據新加坡政府數據,沒有新加坡永久居民權的外國人占新加坡560萬人口的28%。他們當中大多數傾向於租房,間接受到房租上漲影響。
根據《路透社》報導,外籍人才如果因為難以承受的住房成本而離開,這將對新加坡想實現成為技術和創新中心的雄心造成挫折。上述因素也可能會降低新加坡對公司企業及其員工作為香港替代選擇的吸引力。
數字廣告公司業務發展主管李秀敏(譯音)受訪時坦言,該公司正在權衡選擇,現今高漲的房租是否真的值得,她每月房租也猛漲70%,正在考慮搬到亞洲其他城市。
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表示,去年新加坡私人房產的租金上漲約30%,其中,豪華住宅的租金漲幅在第四季度超過倫敦和紐約。今年第一季度,私人房產租金增長了7.2%,在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增長了7.4%。
來自馬來西亞的航空公司助理產品工程師王詹姆士每月可以從公司拿得70新元(約233令吉80仙)的租金補貼,但這也無法彌補每月房租上漲50%至4000新元(約1萬3360令吉)的增幅。
新加坡歐洲商會在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稱,接受調查的268家公司中,約40%的公司因租金上漲向員工提供每月超過1500新元的額外援助,但如果情況惡化,70%的公司已準備好將外籍員工搬遷到海外。
分析人士稱,新加坡政府上月意外上調外國人購房稅,可能會導致租金繼續上漲,因為潛在買家將被迫租房,抵消新加坡政府建造更多房屋進而緩和租金高漲的影響。
針對路透社的詢問,新加坡政府承認,對租金走勢存在「顯著擔憂」,並表示這些「走勢與主要城市相當」。
但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和經濟發展局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隨著住房建設的增加,房價應該會下降。
受訪招聘公司表示,由於全球經濟不確定,公司控制成本,新加坡的大多數外籍員工沒有獲得住房津貼。
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羅致恆富的董事總經理王安德烈表示,獲得住房補貼的員工,補貼額度一般為月薪的30%至40%。
國際專業招聘諮詢服務公司華德士(Robert Walters)高級經理沙切特塞西表示,即使是管理層員工也難以應對這些成本,海外候選人在決定是否搬遷到新加坡時,也需要更長的時間。
「對於高級管理職位,員工要求提供住房補貼,而非股權或股份,以應對不斷增加的成本。」
招聘公司Achieve Group執行長嚴約書亞表示,越來越多的公司為白領員工提供遠程辦公選擇,一些公司甚至將員工搬遷到吉隆坡和曼谷等成本較低的城市。
一家新加坡科技公司高管受訪時透露,他管理著100名工程師,正在考慮於馬來西亞檳城開設一個辦公室,以留住人才。
新加坡政府表示,憑藉醫療、教育、互聯互通和法治,新加坡仍然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並吸引大量投資。租金需求上升只能是全球人才更加青睞的結果,而非相反。
對於在新加坡生活了15年,面臨每月租金增加3200新元的英國人娜塔莉來說,這些話並不能感到任何安慰。
「這絕對是我迄今為止看到漲幅最大的租金。如果情況變得更糟,我和許多朋友將不得不離開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