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加坡都計劃「與新冠病毒共存」,但在做法上大不相同

2021年07月19日   •   1萬次閱讀

在全球陷入新冠疫情一年半多時間後,隨著疫苗接種率的上升,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將新冠疫情當作是一種常態,準備和病毒共生共存。

英國:急於重啟爭議大

目前,英國的全面解封政策最受關注。英國政府12日宣布,將從19日開始,結束在英格蘭地區實施的針對新冠疫情的社會和經濟限制。

按照這一計劃,所有對日常生活的限制都會解除: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不再受法律約束,私人住宅內限聚6人的規則和居家工作的指引全部取消,所有商店都會重新開門營業。自去年3月起關閉的夜店也將會重開,大型比賽和音樂會的人數也不再受限。

英國首相詹森表示,我們必須像對待流感一樣,學會與新冠病毒共存,同時我們必須悲哀地接受新冠病毒造成的更多死亡。

然而,「與新冠病毒共生」論卻受到了極大爭議。大量的科學家和醫學專業人士認為,在疫情高峰時期解封的風險較大。

目前英國疫情形勢不容樂觀。英國因新冠而死亡的人數約為12.9萬,是全球死亡人數最高的國家之一。上周五,英國新增新冠病例5.2萬,新增死亡49人。英國新任衛生大臣近日表示,解封之後,英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可能很快翻倍,達到10萬。

一些學者指出,儘管66%的英國人已接種兩劑疫苗,但目前英國還未達到群體免疫,政府不應拿民眾的健康開玩笑。就連在疫情初期反對封鎖的英國老百姓,這次也對即將到來的「自由」感到不踏實。

還有人擔憂,英國解封后一旦疫情失控,可能威脅到歐洲甚至全球的安全。

新加坡:放鬆後再收緊

與英國政府持同樣觀點的還有新加坡。6月24日,新加坡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稱,新冠或成為地方性流行病,將不再找出每個受感染的病例,取消常規檢測,停止統計新冠病例,專注醫治重症患者。

新加坡官員還向公眾描述了「後疫情時代」的生活圖景:我們無法根除它,新冠被當作一種沒那麼嚴重的疾病,就像流感一樣,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過,由於多家娛樂場所在短短几天內新冠確診病例達到120例,成為當地最大的活躍感染群,新加坡政府決定從19日起收緊防疫措施。

帝國理工學院研究新冠傳播模型的奧利弗·沃森(Oliver Watson)博士表示,儘管英國和新加坡都決定要回歸正常生活,但在應對方式上有很大區別,新加坡還是會加緊對當地疫情的控制。

新加坡衛生部長9日向彭博社表示,與英國「大爆炸」式的重啟不同,新加坡希望採取一種更循序漸進的方式,關鍵是要提高疫苗接種率,同時一些防疫舉措也不會取消。

目前有約四成新加坡人接種了疫苗,政府稱到8月9日,該國接種率要達到四分之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儘管不少國家對新冠病毒持「常態化」的觀點,但未必都能採取「一刀切」的解封措施,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疫情形勢。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數據,新加坡目前只有36人死於新冠。相比之下,英國每10萬人中有192.64人死於新冠,在新加坡只有0.63人。

防疫仍需警惕

放眼全球,許多國家都在給疫情封鎖「鬆綁」,陸續開放市場,允許遊客入境。這給疫情下的人們帶來希望,如果能與新冠病毒共存,是否就可以回歸正常生活?

有一些觀點相對樂觀,認為有這種可能,就像人類與流感共存一樣。

新冠肺炎和流感的確有不少共同點。兩者都是具有傳染性和潛在致命性的呼吸道病毒,都可以通過氣溶膠、飛沫和受污染的物體表面傳播。最初的症狀也差不多:發燒、咳嗽、頭痛和疲勞。

但也有專家認為,人類與新冠病毒無法共存,而且要重視新冠與流感之間的差異。

「新冠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染能力,傳播速度更快,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並造成長期後果。」米蘭加萊亞齊醫院病毒學家法布里齊奧·普雷利亞斯科強調說。

普雷利亞斯科指出,流感從症狀出現前一兩天到症狀出現後四五天具有傳染性。而就新冠病毒而言,可以在整個潛伏期內傳染他人,只要患者繼續檢測呈陽性,就能一直傳染他人。在新冠康復者中,有20%會出現糖尿病、高血壓甚至神經系統問題。

還有專家表示,隨著疫情不斷發展,需要警惕變異毒株的傳播。如果完全解封,有可能為一些對疫苗免疫的變異病毒提供傳播的土壤。

據報道,在全球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以色列,在6月宣布解除大部分防疫措施後,因為德爾塔變異毒株,以色列國內出現了病例數激增,政府隨後宣布重新實施室內強制口罩令。

「(我們)似乎有一種誤解,認為生活即將恢復正常,所以我們就可以拋開所有預防措施。坦率地說,那將是很危險的。」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發布的一份聲明稱,就目前疫情大流行的現實情況下,生活「在好轉之前會先變得更糟」。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9234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721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684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4104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3933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