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節路的周末人潮。(聯合晚報)
作者 邱美珍
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9月10日的記者會,讓人感覺到政府預見民眾情緒反彈的無奈。

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9月10日的記者會。(記者會視頻截圖)
大多數國人本以為配合各種措施後,能進一步接近生活「常態」,不料德爾塔病毒的作亂,使得原先分階段解封的劇本,無法按劇情演出,而必須走一步再看一步。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記者會並沒有宣布收緊防疫措施。原本的餐館五人(均已接種兩劑疫苗滿14天)聚餐,小販中心和咖啡店兩人聚餐的規定照舊,只是因為德爾塔威力強大,部長只能好言相勸,年長者或家中有年長者的,未來兩周儘量少出門,在家安分守己。
餐飲業者雖然仍可以開門做生意,但估計收入難免減少。

小販中心和咖啡店兩人聚餐的規定照舊。(聯合早報)
衛生部長王乙康更是重拳出擊,預先給部分怨聲載道的國人接種一劑心理預防針——未來兩周的新增病例將可能出現指數型增長,也就是可能每周倍增,峰值甚至會達到每日新增3200例。
雖然現階段看重的是需要在醫院輸氧或入住加護病房的重症病例,而目前這兩組人數還不多,但隨著新增病例的暴漲,這兩組人數恐怕也會水漲船高。
儘管醫院已經預先準備,能夠把加護病房床位增加到1000張,可是這也意味著醫療體系照顧其他急症病人的能力急速下降;換言之就是醫療體系處於瀕臨崩潰狀態。相信誰也不願意看到疫情走到這一步。

新加坡的國家傳染病中心。(海峽時報)
因此,這次的記者會讓人感覺是一次對國人心理預期的管理。畢竟疫情反反覆復,對國人的耐性和承受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但疾風知勁草,建國精神所強調的剛強勇猛,是否還是這一代人的DNA,就看國人如何面對德爾塔病毒的挑戰了。
不確定性是最難受的挑戰,下來到底要如何應對,如果缺乏具體的方向感,很容易讓國人失去耐心和信心。所以部長只能描述最壞的情況,以及當下的準備功夫,至於防疫措施是繼續維持現狀、收緊或放鬆,只能看疫情嚴峻的程度見招拆招。
面對層層不確定的烏雲,及時的溝通和透明的信息是維繫民心的唯一方式。
在接下來的關鍵兩三周,或許類似的記者會要更頻繁召開,一方面發布最新信息和策略,另一方面給民眾打氣加油,保持希望。
既來之則安之。
都已經熬過了20多個月,也不必太在乎多忍耐一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