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多數保險公司對在新加坡的有合法准證的外國人都是只可以選擇包含私人醫院住院的高檔配套,只有NTUC允許選擇政府醫院的基本配套。
在高檔配套的橫向比較上,目前Raffles Hospital的價格比較有優勢,並且承諾三年內不起價。但如果想要選擇最省錢的基本配套,只有NTUC一個選擇。
而對於旅遊簽證的持有者,只能選擇不同公司的國際醫療保險配套,那種的價格相對更高,但如果是短期來新加坡旅遊,可以在出國來新加坡之前選擇旅行保險,一般也有涵蓋旅行期間意外或疾病住院報銷部分。
但要看好條款,很多公司的旅行保險報銷部分是不涵蓋因已有疾病而住院產生的帳單的。
9. 中高低檔基本險主要區別在哪裡?在選擇了基本險部分之後,還需要加上附加險部分嗎?
不同檔次的基本險配套,主要區別是根據住院時是可以選擇政府公立醫院的四人房,兩人房,單間還是私人醫院;室內是否有空調等條件來劃分。
新加坡人口密度很大,政府醫院一般都大排人龍,有時做手術預約要等蠻久,而且服務方面和私人醫院也是天壤之別,所以可選私人醫院單間的配套自然是高檔配套,價錢也是最貴。附加險是覆蓋了帳單的deduction和co-pay部分。
舉個例子,假如一個人選擇了包含私人醫院的高檔配套基本險,做手術後的帳單是十萬零三千五百塊塊,前面的3500塊是deduction部分,需要自己交付;剩餘的十萬塊部分,10%需要自己交付,所以也就是自己還需要交納一萬三千五百塊,雖然基本險他選擇了高檔配套。而附加險的好處就是這一萬三千五百塊部分,保險公司也可以報銷。
之前新加坡的附加險加上基本險的話是可以做到住院帳單百分百報銷的。但導致了很多人有些小病就去私人醫院住院,而導致了整個醫療保險系統每年虧損,進而迫使保險公司每年增加保費而影響到了每個新加坡人。
所以新加坡政府現在強制規定所有新的保單,即使加上附加險,也最少要有5%的個人負擔部分。雖然現在所有的新保單都有5%的co-pay,但是都有每年最多不超過3000的封頂,這樣就大大轉移了產生大帳單給家庭帶來的風險。
例如帳單即使是超過了6萬塊,但由於有每年3000塊的封頂,所以雖然5%已經超過了3000塊,個人部分還是只負擔3000就好。所以我們還是建議不論選擇中高低檔基本險,還是要加上附加險,這樣可以避免大筆帳單給家庭帶來的經濟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