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後,「英語熱」就迅速在全中國掀起。
1983年,英語高考成績以100%計入總分, 英語成為高考必考科目,開始進入中學課程。2001年,逐步進入小學。

(知道李雷和韓梅梅的都成孩子他爸媽了)
而很多年前,其實很多家長內心是抗拒英語的,在他們的觀念里,只有語文和數學是正統。
然而,當年「被迫」學英語的那代人(80、90後)成了父母,價值觀和教育觀發生了很大轉變。他們重視英語,正課已滿足不了「慾望」,就花大價錢給孩子請家教,找補習班,把孩子送出國留學。
英語還是那個英語,只是人變了,觀念變了。
他們對孩子的培養計劃做得很長遠,正式留學前,會讓孩子參加新加坡的夏(冬)令營,一可以提升英語的水平,二還能提前感受留學的學習生活環境。

2018年,根據慈善組織「救助兒童會」公布的報告顯示,新加坡獲選為全世界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

主要從死亡率、發育遲緩、剝奪教育權利、兒童勞役、早孕、童婚、兒童兇殺率以及衝突致流離失所情況等八項指標進行評分。在滿分1000分中,新加坡獲得了987分,遠高於挪威、瑞典和芬蘭等歐洲國家。
此外,新加坡在這些方面非常適合孩子學習成長。
1
雙語環境
英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加之新加坡四分之三是華人,華語也較為通用。雙語環境,對於英語初學者或英語熟練者,這裡都是最佳的過渡區域。

2
新加坡社會安全&食品安全
2018年,全球國家安全指數排名中,新加坡排第一,食品安全也排全球第 一。孩子在新加坡學習,你根本不用擔心。
3
注重教育
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新加坡圖書館、大型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都設有兒童專區,注重兒童的發展。

4
新加坡的硬體設施非常的贊
比如商場內高大上的母嬰室、樓梯的雙層扶手(矮的扶手為兒童而設)、洗手間內有為兒童設置的矮洗手台、無障礙通道等。

5
父母陪讀政策
新加坡政府為了確保其擁有正常的學習、生活以及安全問題,給予海外學生(幼兒園、小、中學)家人陪讀的政策,陪讀人選可以是母親,奶奶或者是外婆。在新加坡以母親陪讀居多。
6
多元文化
華人新移民、馬來族、印度族、土生華人、歐亞族……通過短短十幾天,學生就能體驗到不同民族文化。新加坡現代化程度高,但與此同時,並沒有丟失文化層面的發展。新加坡包容、多樣的社會環境吸引著全球各地的人才。讓孩子從小提升國際視野,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完美結合。

(新加坡旅遊局)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ID: kanxinjiapo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您的分享。新知家教育誠意推薦。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