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culturepaedia
不過,由於新加坡土地資源有限,當局在上世紀60年代實施移風易俗的措施,倡導改土葬為火葬,在郊區建造了大型骨灰甕安置所。

隨著火葬的普及,人們也會到骨灰塔祭拜先人。也就不用除草了。
現在的祭拜流程是:
直接擺上貢品,換上新的永鮮花即可。

接著,將祭品帶到同一的焚化爐進行焚燒,帶上鮮果、酒食帶回家。

除了祭拜流程外,祭拜的時間和穿著也有講究。⬇️
新加坡華人清明掃墓的注意事項:
1️⃣最佳掃墓時間是9am-3pm。
傳統認為這段時間陽氣重適合掃墓,即便是有事耽擱了, 也儘量在黃昏前回家。避免卡到陰。
2️⃣要對先人表示尊敬。
這裡包括,儘量避免穿大紅大紫的衣服,要穿著素雅;不要在墓地嬉戲打鬧,大聲喧譁;也不要正面拍攝墓碑。

3️⃣不要拜別人的先人
有說法是,拜別人的祖先可能會發生不好的事。
有外籍網友分享:將自己祖先的骨灰瓮換了個地方安置後,家裡就一直出現怪事,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年。最後才發現,原來是拿錯了骨灰瓮,自己一直拜錯了祖先。

4️⃣掃墓的水果也有講究
如果帶鮮果供奉,最好攜帶以下這些水果:蘋果(平安)、橙子(表示誠心)、香蕉(因為形似元寶,寓意財源滾滾)、柚子(求先祖庇佑)。
以下這些水果就不適合帶了,比如:梨(有分離的含義)、桃子(有長壽之意,祭祖就有些不合時宜)、石榴等多籽的水果(多籽,有對先人多心的含義)。
5️⃣祭祀的祭品有講究
新加坡華人在清明祭祖時,一般會準備「三牲」,通常是燒鴨、燒雞和燒豬。不過這也不是固定的,也有人會選擇雞、魚、豬。

三牲祭禮
更有的家庭會住準備「五牲」,在豬、羊、鵝、鴨、雞、魚、蟹和蝦中選取五樣作為祭品。

五牲祭禮
6️⃣孕婦和體弱者要避免前往
傳統認為這類人陽氣較弱,容易受到影響,不適合掃墓。
科學的解釋是:掃墓的地點比較偏遠,還要帶祭品,路上會比較辛苦,這類人身體較弱,可能吃不消。

7️⃣小輩不來要「請假」
按傳統來說,掃墓時子孫輩要人齊才行,如果小輩來不了,需要請長輩向先祖解釋,說明緣由,代為「請假」。
更有小夥伴笑稱,清明節不去祭拜祖先,難道要祖先來祭拜自己嗎?

8️⃣遷墳需要得到祖先的同意
有網友指出,自己每年要祭拜8位先人,為了方便祭拜,想把他們都遷到蔡厝港安置所。
為此,每年都要擲筊詢問祖先是否願意,求了好幾年祖先才同意遷墳。
(擲筊後,一正一反即為同意後人的請求)

9️⃣掃墓後不要直接回家休息。
離開時要拍拍身上的灰塵,最好不要直接回家,在附近比較熱鬧的地方逛逛,將身上攜帶的穢氣散一散再回去。
回家後先洗漱一番,最好是洗個澡換身衣服,換下的衣服要儘快清洗。這樣可以避免將墓地的穢氣帶回家。
3)祭祖位置和攻略
近期要祭祖的小夥伴注意,環境局已經宣布:
截至4月20日,蔡厝港、萬禮和義順骨灰甕安置所會24小時開放。

但是,由於祭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在尖峰時間段內,需要實時預約制度。詳情如下⬇️
蔡厝港骨灰甕安置所祭拜的安排:
祭祖高峰日,4月4日-6日、12日、13日、18-20日,公眾在早上6點到下午4點祭拜的,需要提前上網預約。
萬禮骨灰甕安置所祭拜安排:
截至4月2日,早上6點到下午6點祭拜的,需要提前上網預約。

最新的預約情況 圖源新加坡公園局
在清明期間,蔡厝港及萬禮骨灰安置所,將提供電子預約停車服務。
預約連結:https://www.eportal.nea.gov.sg/

另外,骨灰撒土設施清心園(Garden of Peace)安排:
截至4月2日的每個周末,將不對一般訪客開放,只允許獲批准進行撒骨灰儀式的申請者進入。
*其他日期,公眾可照常進出。

圖源:谷歌地圖
除了以上幾個地址外,還有以下這些地方,也是清明節的熱門場地。
1️⃣海南山
位於湯申路上段,也叫公司山,是本地海南人的重要墳山。
這裡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一直歸瓊州天后宮管理,墳地的黑白事,也由該宮處理。
每年清明節,掃墓人潮洶湧,交通擁擠,瓊州天后宮還需要聘請警察到場維持交通秩序。

昔日的海南人,家裡多有祖先的牌位,在家中祭拜,有的則是搬到社團里,逢年過節到社團去祭拜祖先,追念功德。
直到1970年,海南公司山的墳地被徵用,5000多個骨灰被安置在蔡厝港骨灰安置所第一棟四樓。每年清明節,瓊州天后宮的理事都會去祭拜。
2️⃣廣惠肇碧山亭

廣惠肇碧山亭創立已有150多年歷史,是本地廣幫組織的墳場管理組織。
從前的廣惠肇碧山亭墳場入口位於湯申路上段,墳場面積曾經約等於180多個足球場。
1980年代初,政府將該墳場發展為碧山鎮,如今約三分之二的碧山組屋坐落在原來的墳場上。

20世紀80年代清山的時候,碧山亭爭取到約五個足球場的土地,轉型為骨灰安置所,為所有種族和籍貫人士服務。
清明前後來這裡祭祖的小夥伴注意,廣惠肇碧山亭官方發布通知:
建議大家乘坐公共運輸前往;
禁止焚燒大型物件,禮物紙衣箱等;
禁止攜帶食物祭品至靈塔內祭拜。

新加坡華人大部分都比較重視祭祖的,即便新加坡清明不放假,但本地華人依舊熱情高漲。
有小夥伴指出,自己每年都參加祭祖活動。

圖源:紅薯@Ben Sim
椰子問了身邊小夥伴,他們分享了自己每年清明都參加祭祖活動的動力。大家是不是也這麼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