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長陳振聲9月23日出席人民行動黨社區基金會(PCF)在國家圖書館舉辦的華語嘉年華時指出,在今日以英語為主的大環境,家長可能覺得學華語沒那麼容易。不過,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加上李光耀雙語基金和推廣母語學習委員會等的努力推動,學習華語的教材和資源比以前來得更多元,家長應善用豐富的學習資源,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有機會活學活用華語,趁孩子年幼時播下母語學習的種子。
陳振聲認為,母語學習最實用的方法是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活學活用、樂學善用」。「當然,在短期內,我們可能覺得孩子的母語程度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但我深信,如果我們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把那種子栽好的話,就算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某個階段沒有那麼多機會用華文,到了需要的時候,那種子還是會開花結果的。」
陳振聲以自己的同學為例說,這名同學念書時的華文不及格,踏入社會當了律師後,因得到中國公幹,這名同學重拾母語,能以華語向客戶解釋專業知識。他以此鼓勵家長在孩子年幼時幫他們打好基礎,把握日常生活中的機會,讓孩子樂學善用華文,學習過程將更事半功倍。

圖源:來自網絡
學前教育機構PCF今年首次舉辦華語嘉年華,展示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並由師生呈獻舞蹈、相聲、講故事等表演。出席的孩童也有機會嘗試水墨畫和書法等活動。現場也有分別為家長和教師舉辦的工作坊。
希望通過這個平台讓家長認識幼兒園的教學法,知道華文學習可以是有趣、好玩的。家長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希望家長從中可掌握一些實用的技巧,把課堂的學習活動延伸到家中,幫助孩子學好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