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28日)通過了一項法律,
禁止16歲以下兒童使用社交媒體。
和一般煙酒的年齡限制無異,澳洲的這項禁令的究責對象是提供社媒服務的公司,而非違規使用社交媒體的孩童。
無法有效阻止16歲以下兒童使用社媒的科技公司,如擁有臉書和Instagram的Meta和Tiktok等,將面臨高達4950萬澳元(4316萬新元)的罰款。
澳洲這項禁令是全球目前為止最嚴格的相關法律。
法國和美國部分州屬早前也都通過了程度較輕的相關限制法案,禁止兒童在未獲得家長同意下登入使用社媒。
近年來,社媒平台日益普及,社媒可能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逐漸引發關注。
包括新加坡在內,許多國家相繼出現是否該進一步禁止兒童和青少年使用社媒的討論。
在澳洲,這項禁止社媒的法律褒貶不一。
從民調來看,澳洲有77%民眾希望實施這項禁令。其中,家長組織最挺這項法案。
但也有不少兒少福利組織和隱私權倡議組織反對這項法案。
部分專家也認為,這項一刀切的法律過度嚴苛,恐怕會有反效果。

澳洲是全球首個立法全面禁止兒童使用社媒的國家。(路透社)
支持禁止:社媒對孩童身心有害
支持禁止孩童使用社媒者認為,過度使用社媒會對孩童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例如容易焦躁、憂鬱、失眠和感到壓力。
一些研究指出,社媒的黏著力太強,恐導致孩童過度在意網絡上其他人對他們的看法,並試圖從社媒平台尋求認可。
過度沉迷社媒亦可能導致孩童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只顧著滑手機。
涉及自我傷害和宣揚畸形價值觀等有害的內容,也會導致接觸這類內容的孩童產生行為偏差。
反對禁止:只要正確使用,社媒利大於弊
然而,反對禁止孩童接觸社媒者則主張不該因噎廢食。
他們認為,社媒能為孩童和青少年提供社交網絡和所需要支持。
2022年有一項研究發現,社媒能讓年幼地性少數群體擁有自己的空間,進而促進心理健康。
這派觀點也認為,全面禁止孩童接觸社媒,將剝奪他們透過社媒吸收資訊,學習新知識,以及和外界溝通的管道。
有專家指出,避免孩童遭受社媒毒害,重點應該是引導他們通過正確的平台,吸收正確的知識。
這包括採取措施提高家長和孩童的數碼識讀能力,讓他們了解內容背後的算法,以更好地掌控所看到的內容,並在接觸有害內容時,透過正確管道尋求協助。
澳洲相關限制法案通過後,也有學者警告,禁止孩童接觸社媒可能產生反效果,孩童沒有合法管道使用社媒,可能會轉而使用非法且不受規管的平台,這將變相導致他們接觸到更危險,更有害的內容。

反對立法禁止青少年和孩童使用社媒的人士認為,確保他們正確使用社媒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海峽時報)
新加坡如何應對孩童社媒成癮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在新加坡流行的大多數社媒平台都規定用戶必須年滿13歲,但由於核實過程全靠用戶的個人聲明,因此這項規定幾乎形同虛設。
2021年,一項由《海峽時報》委託市場調查公司Milieu Insight進行的調查就發現,新加坡年齡介於7歲至9歲的孩童,約三分之二每天使用手機。其中,超過四成有個人臉書帳號,四分之一會使用Instagram。
換句話說,本地有不少孩童早在社媒設下的13歲年齡門檻之前就已接觸社媒。
近年來,本地不時出現要求新加坡政府立法管制兒童使用社媒的呼聲,例如採取類似香煙盒貼上警語的做法,在社交媒體加註警示標籤。當局則強調,目前將採取包括教育宣導,以及為家長小孩提供支持的全面性策略。
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今年7月表示,應對孩童對社媒成癮需要更全面的解決方法,而非單靠立法。
這包括確保父母有能力引導孩童正確使用社媒,以及讓孩童在現實生活中擁有有意義,以及能給他們帶來歡樂的活動。
新加坡衛生部和社會及家庭發展部也在今年7月宣布,政府接下來將擬定措施,以更好地塑造孩童使用電子產品地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