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中西醫:孩子咳嗽不應立刻服藥 應先確認原因

孩子咳嗽免不了讓父母擔心,但立刻服用止咳藥並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受訪中西醫都認為,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是疾病,它可能是人體自我保護的機制之一,可幫助排除呼吸道異物,因此確認引發咳嗽的原因至關重要。
咳嗽是小兒常見疾病,在本地常年都可以發病。以兩歲到五歲之間的幼童居多,如果家中有兄弟姐妹,或是已經上託兒所的孩子患病幾率更大。
國際兒童及青少年醫療中心兒科專科醫生高寶堂說:「治療咳嗽的重點在於治療它的病源,比如絕大部分咳嗽的患者都是因為傷風而咳嗽的,所以傷風感冒藥是我們最常用的一種藥。乾燥的空氣會讓孩子咳嗽加重,晚上睡覺的時候冷氣不要調低於攝氏26度。而且建議孩子多喝水,這樣可以保持呼吸道不要過分的干而咳嗽。還有一點,香菸的煙霧會造成孩子咳嗽加重。」
西醫認為假設孩子只是咳嗽和流鼻涕的話,通常會在一到兩個星期好轉,所以不建議家長使用止咳藥,這樣反而會造成肺和氣管累計分泌物和病菌,加重感染。但如果咳嗽持續超過兩周,或者伴隨著一些不正常的現象,例如發燒、食欲不振、呼吸雜聲,那就需要就醫。而中醫則建議,通過推拿和飲食調理來減緩風寒型咳嗽症狀。
資深中醫師吳施諭說:「風寒咳嗽的症狀有流清涕喉嚨發癢、痰稀薄白。早期的風寒咳嗽不能用止咳藥,可能會肺氣鬱結造成慢性咳嗽,日久難愈。推拿方面可以推肩胛骨具有溫肺止咳的作用。飲食方面不能吃寒涼之品,可以吃溫肺化痰的食品,例如白果、陳皮、山藥等。」
醫師提到的杏仁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就有廚師選用杏仁奶製作潤喉的布丁,更方便幼童服用。廚師用金銀花煮杏仁奶,再倒入小火炒香的薏苡仁,煮滾後加入蛋白讓杏仁奶更順滑,過濾後倒入碗中,連同切片的梨和冬瓜一起放入蒸爐,中火蒸十分鐘,一道好吃又有止咳功效的布丁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