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億洗錢案影響豪宅市場,導致新加坡有地住宅在2023年交易量下降。但是有分析師認為,面對經濟逆風,有地住宅市場交易價格有望上升多達5%。
最新房地產交易數據
利斯蘇富比國際房地產(List 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數據顯示,2023年1月到10月,共有1071宗有地住宅交易,比2022年同期的1493筆交易,下降28.3%。有地住宅的中位數尺價從1633元,漲了11.4%至1819元。

博納產業(Propnex)數據顯示,優質洋房(GCB)作為本地最高檔次的有地住宅,2023年1月到11月,只有15宗交易,比去年的44宗交易大跌逾六成。平均尺價從去年年的1940元,漲4%至今年的2018元。

分析師預估未來樓市
利斯蘇富比國際房地產研究部主管韓煥美表示:「有地住宅市場放緩與整體樓市交易下滑是一致的。」 但是,由於本地死宅單位中只有18%(7萬3463個)是有地住宅,而且新增數量也很少,應量非常有限,所以儘管交易量下降,它的價格卻一直在上漲。
韓煥美也指出,有地住宅價格上揚主要是由排屋所帶動,而且排屋價格仍有上漲空間。很多買家都想要從租屋或者小型公寓升級到排屋,而他們都會通過出售現有住房來籌集購房資金。
韓煥美也談到了28億洗錢案,導致不少買家擱置購房決定。特別是像升濤灣(Sentosa Cove)此類涉及到洗錢案的有地住宅形象受損,那裡的洋房交易陷入停滯,少之又少,估計需要一些時間才會改善。

關於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上調,博納產業優質洋房和高端豪宅主管林俊慶認為,這項新措施並沒有對優質洋房和有地住宅市場產生直接影響,因為除了升濤灣洋房外,購買有地住宅一般都需要擁有本地公民權。只會對豪華的非有地私宅造成影響,因為它們面向的大部分都是投資者和外國買家。
合登集團高級研究主管李思德說:「有地住宅需求主要來自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據估計,利率將從明年下半年開始下降,這將刺激本地買家對有地住宅的需求,預計明年房價將上漲3%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