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本月將啟動一項項目,這個項目會主動接觸大約50,000居住在出租公寓中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他們需要的幫助,確保他們不會陷入低谷。
社會和家庭發展部部長李智陞(Desmond Lee)周二(6月2日)表示,政府及其合作夥伴,例如慈善機構和基層組織,將開始大力建設「更全面、更積極的社會安全網」。他也希望能夠通過這個方式,找出並幫助那些還未獲得政府援助的家庭。

李智陞表示,將在接下來幾個星期通過簡訊的形式通知住在租賃屋的低收入家庭,還會在社區進行廣泛宣傳,讓這些家庭知道應該通過哪些渠道求助。義工和社會服務機構人員也會上門了解他們的情況。

(工作人員在拆除安全距離標識)
隨著斷路器的結束,《新冠病毒臨時措施(條例2020)》(以下稱「條例」)在6月1日更新。此次更新將條例的有效期延長至6月1日之後,並允許更多活動,因為新加坡將從6月2日起進入其重新開放的第一階段。此次更新對民眾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就是:《條例》第7條規定人在離開居住地時與他人至少保持一米的距離,但是以下情況例外:
乘電梯
在車輛上
在與公共運輸有關的場所,例如公交車站和地鐵站
這意味著無需在輕軌、公共汽車上或換乘地點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儘管在所有其他情況下仍必須遵守安全間隔規定,但在公共運輸工具上不遵守此規則也不會受到任何處罰。這與交通部長Khao Boon Wan所作的聲明一致,即在6月1日(斷路器期限的最後一天),隨著公共運輸使用量的增加,「有時安全隔離將變得不可能」。
民眾仍必須佩戴口罩和使用SafeEntry及TraceTogether。

(執法人員與聚會民眾)
環境與水資源部長Masagos Zulkifli表示,大多數新加坡人在出門在外時都遵守了安全距離措施並戴上口罩。他6月1日在Facebook的帖子中反應了這一點。

(圖片來源:Masagos的facebook)
他在帖子中說表示罰款數量大大減少,罰款數目也有所降低。
Masagos讚揚公眾為減少社會互動所做的集體努力,是他們讓新加坡於6月1日報告了零例社區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但是,根據官方數據,與前一周相比,過去一周與其他家庭成員見面的人數增加了5%。聚會情況層出不窮。與買家會面、在公共場所成群聊天、在公園裡一起運動的人、甚至還有來自不同家庭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喝酒慶祝生日。
為了防止疫情擴散,維護新加坡的衛生安全,6月2日後的第一階段,允許訪問年邁的父母或祖父母,但每天僅限於同一家庭的兩名訪客,仍然禁止家庭外的社交聚會。

(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周二(6月2日)宣布的四起新的社區病例包括一名80歲的新加坡婦女。
她是之前的確診病例(第33910例,一名48歲的新加坡男子,於5月29日被檢測確診)的家庭成員,她之前作為密切接觸者被隔離,5月17日出現症狀,周一被確認感染了新冠病毒。
根據衛生部(MOH)周二的公告,新加坡新增544例新冠確診患者,總數達到35,836例。在新病例中,有540名居住在客工宿舍的客工。
沒有境外輸入病例。
新增確診中有99%與已知感染群相關。
四例社區病例包括三名工作準證持有人,他們都是男性,星期一經檢測呈陽性。
33歲的印度國民,屬於無症狀感染者,是當局積極檢測從事必要服務的客工而測探到的病例。他目前與其他病例無關。
47歲的印度籍,於5月31日開始出現症狀,跟第33273例有過接觸
41歲的中國國民,於5月22日開始出現症狀,與裕廊海港工作的33歲中國籍男子(第32790例)有過接觸。
周二新增三個感染群,都是客工宿舍。他們位於大士景廣場6號,大士景步行2號65和67號和伍德蘭茲工業園區E1 18號。
衛生部沒有將這些地方添加到確診社區病例所訪問的公共場所列表中,它表示沒有必要避開這些場所,國家環境局將聘請專門人員提供清潔和消毒指導。
像Parkway Parade,裕廊角,Jem和Junction這樣屬於濕貨市場、超級市場、小販中心和大型購物中心的地方可在可在衛生部的網站上找到。(我們會第一時間更新地點信息,歡迎大家長按文末圖片二維碼,添加FM微信)
衛生部呼籲,在同一時間到訪過這些場所的人應自訪問之日起14天密切留意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或味覺或嗅覺喪失,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去過的地方。在同一時間到訪過這些場所的人會接到衛生部的通知。
社會和家庭發展部部長戴斯蒙·李(Desmond Lee)在星期二的虛擬採訪中說,接受了檢測的學前教育職員中有35,000名呈陰性,14人呈陽性。
衛生部表示,過去一周的新增病例從前一周的平均七個減少到了四個。同一時期無關聯的社區病例保持在平均每天兩例。
衛生部還表示,昨天有709名患者出院,康復患者總數達到23,166名。331例確診病例還在住院,其中6例在加護病房。12,306名在社區設施中隔離,這些設施適用於被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但症狀較輕或臨床狀況良好的人。
新加坡共有24人死於新冠病毒併發症,9名確診患者死於其他原因。
新加坡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