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圖書館管理局針對聲明回應,指推出的ChatBook和StoryGen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原型,旨在輔助而非取代作者,並把作品推廣向更多讀者。 (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擔心人工智慧有損創意表達和公共利益,新加坡68名文學工作者首次簽署聯合聲明,呼籲該國圖書館管理局教導公眾如何負責任地使用。
《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作家黃毅聖本月7日發布聲明,針對文學工作者版權、創作心態、作品質量和環境影響4大方面,闡述對該國圖書館管理局推廣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深切擔憂」。
該聲明共獲68名新加坡文學界人士簽署,包括:新加坡知名劇場編劇與文化獎得主哈里斯沙瑪、新加坡文學獎得主陳瑞琳等。
聲明稱,圖管局沒有採取措施,探討和管控人工智慧的倫理問題,包括可能存在的版權侵犯。
聲明也說,當局推出一系列人工智慧相關活動,看似鼓勵人們用人工智慧,替代傳統寫作過程。圖管局曾舉辦一場工作坊,讓7歲到12歲孩童體驗用人工智慧撰寫故事。
擔心公眾誤解AI 影響創作與學習態度
黃毅聖說,他並非反對所有人工智慧的運用,但認為有些活動所傳達的信息或會讓公眾誤解,認為使用人工智慧就能一勞永逸,進而影響對創作和學習的態度。
聲明呼籲當局採取更謹慎的態度,否則將面臨「永久性破壞新加坡文學界「的風險。
聲明也提到,人工智慧對環境的影響顯著,舉例說有計算髮現人們用ChatGPT寫一封郵件,就消耗超過500毫升的水;而生成一個圖像的用電量相當於充滿一部手機。
對此,新加坡圖書館管理局回覆說,以人工智慧為輔助工具,有助推廣當地文學創作;當局會採取措施,維護作者版權。
該局針對聲明回應說,推出的ChatBook和StoryGen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原型,旨在輔助而非取代作者,並把作品推廣向更多讀者。
「我們從作家、出版商和讀者收到了積極的反饋。」
該局說,已採取措施維護作家版權,包括使用版權範圍內的內容,以及獲得適當版權許可或不再受版權保護的作品。
此外,所有內容都在當局可訪問的受保護環境中處理,且帶有免責聲明告知讀者人工智慧的風險和局限。
當局也說,他們致力展開宣導,幫助公眾了解人工智慧的利與弊。
黃毅聖事後回復《聯合早報》說,他認為新加坡圖管局推出了眾多人工智慧活動,但應該進一步向公眾表明人工智慧的版權和環境問題。
雙方都表示歡迎彼此對話,並期待繼續合作善用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