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李光耀故居拆留課題,李顯龍三兄妹因意見分歧而鬧糾紛。
(新加坡訊)新加坡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歐思禮路38號故居拆留課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三兄妹因意見分歧而鬧糾紛,新加坡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認為,那是李顯龍最難受的時期,他必須兼顧「家」與「國」兩個層面。
張志賢和李顯龍相識和共事半世紀,從軍中到內閣。當李光耀故居是拆除還是保留的問題發生時,張志賢認為,李顯龍雖然迴避了政府決策的過程,與妹妹和弟弟非常公開的分歧,還是給李顯龍帶來了萬分的痛苦。
他說,李顯龍非常清楚,這件事必須公私分明,因此迴避決策的過程。
他解釋,李顯龍將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與責任區分得很清楚,新加坡政府處理的時候也儘可能客觀,更要考慮到李光耀的遺願。

張志賢接受新加坡媒體訪問時,談到兩人都很投入工作,鮮少有私人社交,但是他很清楚李顯龍是個關心下屬和他們的家庭的人,而下屬對他也一樣。
李光耀在2015年3月23日辭世,李顯龍同年4月15日通知內閣,他將迴避參與政府就拆除還是保留李光耀故居的決策,委任張志賢負責領導部長級委員會研究各種選項。
2017年,李顯龍的妹妹李瑋玲醫生和弟弟李顯揚發表聯合聲明,強烈攻擊李顯龍在處理李光耀故居時有私心,為了個人目標濫用總理權力。
這起事件讓許多新加坡人困惑不已,李顯龍為此發表了公開聲明,為這起家務事可能損害國家聲譽、打擊人們對政府信心,表示深刻的遺憾以及向人民道歉。同年7月,他在國會以總理的身份發表部長聲明,回應種種指責,以及回復國會議員的提問。

張志賢於2017年在國會發言時曾透露,部長委員會沒有就是否保留李光耀故居,是制定一些備案計劃,註明各種選項以及其影響,給未來的政府參考。這包括明確向李瑋玲和李顯揚說明,會遵照李光耀遺願,在李瑋玲還住在歐思禮路38號時,不會決定房子的去留。
張志賢說,李顯龍處理這起事件時的基本原則是對人們無所隱瞞,完全透明公開,這就是為什麼他會到國會說明一切。
談到李顯揚的時候,張志賢十分感慨,因為他認識對方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兩人曾經一起在新加坡武裝部隊的三軍參謀部共事。
「顯揚退伍時我還鼓勵他留下來繼續為國效力,他是非常能幹的人。但我現在只能說,總理(李顯龍)的舉止和處理問題方式,這些年都保持不變,但顯揚的改變讓我感到非常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