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用戶個人資料的意識越來越高漲,本地銀行定期實施保安措施,包括更換客戶銀行卡;而商家一旦發現客戶資料外泄,也會儘快通知客戶,以管控資料被盜用的風險。
新加坡儲蓄銀行和新展銀行最近就向部分顧客發出簡訊,通知他們銀行為採取防範措施,將更換他們現有的銀行卡。
《8頻道新聞》獲知,有公眾在星期二(14日)收到貌似由新展銀行發出的手機簡訊,通知有一張屬於儲蓄銀行的卡已被停用。簡訊寫道:「有鑒於近期出現銀行卡欺詐案的新聞,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停用了你一張以XXXX號碼結尾的銀行卡。我們已為你發出另外一張銀行卡作為替代,你應該會在三天內收到。當你收到新卡之後,請立即啟動它。」

新加坡儲蓄銀行和新展銀行最近就向部分顧客發出簡訊,通知他們銀行為採取防範措施,將更換他們現有的銀行卡。
本台記者致電儲蓄銀行的客戶服務熱線,詢問這則簡訊的真偽。經客戶服務員檢查之後,確認這則簡訊是由儲蓄銀行所發出。
客戶服務員解釋,由於最近發生了幾起個人資料被盜事件,「例如新保集團的事件」,因此儲蓄銀行採取了預防性措施,更換部分顧客的銀行卡。
不過,經記者跟進查明後,相信這一輪的停用銀行卡措施,同新保集團的病患資料被盜事件無關。
針對停卡措施,本台向儲蓄銀行查詢,銀行回復時表示:「在過去兩個星期里,儲蓄銀行/新展銀行主動聯繫了小部分的顧客,通知他們銀行卡即將被停用,銀行接下來也會向他們發出新卡。」
銀行強調:「這是配合銀行定期實施的保安措施,來保障顧客銀行戶頭的安全。」
另據本台了解,儲蓄銀行之所以停用部分顧客的銀行卡,可能同近期發生的「第三方應用程式顧客個人資料外泄事件」有關,受影響的包括香港旅遊網站「客路」(Klook)。
頗受新加坡人歡迎的Klook,曾於6月29日在其官網發布文告表示,部分用戶的個人資料在未經授權下被盜,包括姓名、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及信用卡資料,預計全球共8%的Klook用戶受影響。事件起因與第三方網站分析供應商SOCIAPlus有關的Java程序代碼中,藏有惡意軟體有關。
凡是在2017年12月11日至2018年6月13日期間,在Klook平台上預訂過服務的用戶,都有可能受到影響(不包括通過應用程式預訂的用戶)。

Klook回復詢問時表示,個人資料可能外泄的新加坡用戶,已經在6月30日至7月2日之間收到了由Klook發出的電郵通知。被盜的用戶資料中,包括信用卡資料。(照片:Klook網站)
Klook回復《8頻道新聞》時表示,個人資料可能外泄的新加坡用戶,已經在6月30日至7月2日之間收到了由Klook發出的電郵通知。被盜的用戶資料中,包括信用卡資料。
不過,Klook沒有透露幾名新加坡用戶的個人資料被盜。
被問及是否有新加坡用戶反映信用卡遭人冒用時,Klook表示:「沒有資料顯示,被盜的資料遭黑客傳開。」
Klook呼籲受影響用戶,如果發現信用卡出現可疑活動,應該立即通知銀行,並且取消或更換銀行卡。「如果發生了信用卡遭人冒用事件,顧客只要即時通報,一般上是不需要負責的——銀行會向你退還疑似被人盜用的款項。」
Klook也勸請用戶更換密碼,最好是使用有至少八個字母加數字的密碼。
- CH8/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