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小黃車)的運營牌照已於4月22日被新加坡陸交局(下稱:陸交局)正式吊銷。
無牌經營可能面臨高達10,000新幣的罰款和長達六個月的監禁,並且按照無牌經營的天數每天罰款500新幣。
小黃車在新加坡市場徹底「黃了」……

1
OFO最後的掙扎
新加坡陸交局於去年9月開始實施牌照制度,統一管理新加坡市場中的共享單車:所有運營者需要獲得牌照後才能將共享單車投入使用。
這一舉措主要是為了控制市場中單車數量,減少亂停亂放的情況,並更好的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制度出台後,OFO跟摩拜單車(Mobike)兩家巨頭均獲得了牌照,並允許在新加坡市場投放2萬5000輛共享單車。
但牌照制度下,共享單車企業需要向陸交局交納60新幣/輛的註冊費用以及1500新幣的牌照申請費,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共享單車的運營成本。

OFO隨即提高了單車的使用標價,試圖將這一增加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單次用車價格從0.50新幣/ 30分鐘大幅提高到0.50新幣/15分鐘,外加0,50新幣解鎖費;騎行月卡也從6.99新幣增加到每月8.99新幣。
然而,消費者並不買單。高價並沒有為OFO平衡收支,反而直接講消費者推向新入場的本地品牌,如SG Bike等。

今年2月,OFO的運營牌照被陸交局暫時扣押,主要原因包括未能實施基於QR碼的停車系統,無法保證共享單車僅停放在指定區域內;並要求OFO在一個月內進行整改。
儘管OFO以「正在與(停車系統)合作夥伴進行最後協商」為由,獲得了LTA批准將整改期限延長至3月28日。
但到期時,OFO仍未部署停車系統,不符合牌照基本要求。

圖為新加坡陸交局辦公樓
如今,OFO新加坡位於AXA大樓的辦公室已人去樓空。據悉,OFO仍拖欠員工近萬元新幣工資,以及多家第三方供應商超過70萬新幣的款項。

圖為新加坡AXA大樓
2
摩拜主動退出
儘管沒有受牌照影響,摩拜單車(Mobike)也選擇退出新加坡。
3月12日,摩拜單車的發言人表示:已經向新加坡陸交局提交了一份"有序退出市場"的提案,並表示這一退出決定是摩拜單車「合理化」東南亞市場計劃的一部分。

3
新加坡共享單車市場
儘管兩大中國共享單車品牌已落幕,新加坡本地企業,例如:Anywheel,SG Bike和Moov Technology 等正逐步重新劃分新加坡共享單車市場。

圖為SG Bike的共享單車
其中,SG Bike已部署3000輛單車,Anywheel也於3月獲得了運營許可牌照,允許投放10000輛單車。
與此同時,Moov,作為最新加入這一市場的企業,也在本月獲得了陸交局試運營牌照,可投放1000輛單車。

圖為Anywheel的共享單車
目前,SG Bike的租車價格為前30分鐘1新幣,之後每分鐘0.03新幣,月票價格為11.9新幣;遠低於市場中自行車租車價(8新幣/小時)。

圖為SG Bike共享單車
在陸交局的牌照制度下,新加坡共享單車市場將會得到更有效的管理。單車扎堆,影響交通,管理混亂的現象也已基本消失。
或許,新加坡將會為共享單車市場塑造新的標準線。

作為共享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享單車必將繼續存在。
然而,企業如何在其中獲利並取得穩定增長,或許還需更多的時間才能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