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暖化引耕作模式改變

全球氣候暖化改變耕作模式。克什米爾地區出產世界最昂貴的香料藏紅花,但乾燥天氣使產量銳減,花農於是同科學家合作,通過室內種植成功提高產量。澳大利亞則有城市農夫在地下停車場開設可持續性農場,就近為周邊餐館提供新鮮食材。
小小紫色的花朵遍布廣闊的喜馬拉亞山脊,種植過程繁瑣的藏紅花需要盛夏的高溫以及寒冬的濕冷天氣生長,也只能在10月下旬的短短兩個星期內收割。然而氣候變化打亂了藏紅花的種植過程,農夫說過去0.6公頃的土地可生產1公斤的藏紅花,現在只有300克。
克什米爾農業科技大學副校長卡奈表示:「藏紅花需要灌溉,而在8月、9月和10月獲取水分十分關鍵,這幾年來我們發現這個時期非常乾燥。」
當地科學家嘗試垂直耕種法,把耕地搬到室內,結果令人意外,所培育出的藏紅花不但品質更好,產量也更多,售價因此提高了兩倍。
澳洲則有城市農夫通過可持續的種植方式,來對抗氣候變化。這個農場位於雪梨商業區的一個地下停車場,種植微型蔬菜。農場主人採用節能的LED燈和椰子副產品作為植物生長媒介,目標是在四年後達到碳中和。
雪梨城市農場主人維林表示:「另一個做法是我們出售蔬菜時使用的容器,是由可生物降解的甘蔗製成的。因此我們的運作很快會是百分百無塑料。」
而方圓一公里內的顧客,農場主人就會騎著電動腳踏車外送,進一步減少碳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