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國哈爾濱市三隻寵物貓感染冠病後被安樂死引發熱議。有網友支持當地政府「清零」的決心,也有不少網友稱不治療就安樂死太過「一刀切」,是對私人財產的不重視。
疫情暴發以來,動物感染冠病的新聞時有出現,從野生環境下的鹿群,到養殖場的水貂、動物園的獅子,家養的貓狗,世界多國均有相關案例。對於養殖場出現的動物感染,美國、法國和丹麥均有撲殺的先例。然而對於家養寵物的處理,目前尚未有統一定論。
新加坡家養寵物數量近年來穩步上升,2019年底已接近30萬。近來社區病例激增,寵物感染冠病的幾率也隨之上升,如何看待和處理染疫寵物將是新加坡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
處理染疫寵物的核心在於,確診後的寵物是否會將病毒傳染給人類,是否會給社區增加風險?
國家公園局屬下的動物與獸醫事務組(Animal & Veterinary Service,簡稱AVS)援引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表示,目前冠病的傳播主要存在於人與人之間,沒有證據表明動物會將病毒傳染給人類。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專家盧學新也表示,沒有足夠的數據證明冠病病毒可以在人和動物之間循環傳播。但他認為,哈爾濱的三隻寵物貓很大可能是接觸病毒後的偶發感染,寵物會繼續污染環境,繼續造成傳播。
美國國家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公布的實驗研究表明,包括貓、狗、田鼠、雪貂、果蝠、倉鼠、水貂、豬、兔子、貉、樹鼩和白尾鹿在內的許多哺乳動物都可以感染冠病病毒。其中貓、雪貂、果蝠、倉鼠、貉和白尾鹿還可以在實驗室環境中將感染傳播給同一物種的其他動物。
雖然不同動物都有可能感染冠病,但有研究顯示,貓科動物如貓、雪貂、老虎等對冠狀病毒的易感性很高,狗的易感性較低,雞、鴨等家禽對病毒不敏感。

(圖片來源網絡)
英美等國已出現少數寵物與人類密切接觸後確診冠病的案例。
新加坡目前尚未有寵物確診冠病,但動物與獸醫事務組9月29日給出寵物主人確診後的處理辦法。
寵物主人確診後可以繼續在家照顧寵物,但建議控制與寵物和其他同住者的接觸,並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和寵物直接接觸和喂食前後洗手。
若寵物主人須在住家外履行居家通知、缺席假或隔離令,建議尋求同住者的幫助照看寵物。
為了防止寵物主人將病毒傳染給寵物,美國國家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提出了三點降低風險的方法:
寵物主人可接種疫苗
確診冠病的人應避免與寵物接觸
寵物主人應該避免寵物與未接種疫苗人士接觸

(圖片來源網絡)
寵物疑似感染冠病怎麼辦?有何症狀?
據英國報道,確診的寵物狗症狀多表現為食欲不振、精力衰退,也有部分出現咳嗽和腹瀉的症狀。確診寵物貓的症狀多為呼吸困難和流鼻涕。
根據國家公園局動物與獸醫事務組的指示,如果寵物主人懷疑寵物感染冠病,可以先帶寵物看獸醫。看獸醫之前需要提前電話聯繫診所,以便診所做好準備。獸醫在看過寵物後若仍保持懷疑,則可以聯繫動物與獸醫事務組進一步檢測或隔離寵物。
在寵物主人履行居家通知、缺席假或隔離令期間,同住者若同樣無法離開住家,可直接聯繫動物與獸醫事務組尋求幫助。
今年7月,美國舊金山一間動物園已為園內的熊、雪貂和老虎等大型貓科動物接種疫苗。該疫苗有美國一家動物醫藥公司研發並捐贈。該公司還有計劃向全美近70間動物園捐贈超過1萬劑疫苗。
目前新加坡尚未引入動物冠病疫苗,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也並未推薦任何適用於動物的冠病疫苗。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也表示,現有的犬類冠病疫苗只能保護犬類的腸道不受感染,不能保護呼吸道。另外,也沒有證據表明犬類冠病疫苗能對染疫動物產生交叉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