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Pfizer-BioNTech/Comirnaty疫苗已被批准用於5至11歲的兒童,父母很快就能為自己的孩子們預約疫苗。從本月底開始,該年齡段的兒童將能夠進行第一次接種,而更年幼的兒童也將在明年年初開始接種。疫苗接種活動將涉及超過 300,000名兒童。在此,兒科醫生也提供了有關如何為兒童接種疫苗做好準備的建議。
1. 與孩子談論疫苗接種
國立大學醫院兒童醫學研究所的Elizabeth Tham博士說到:「五歲及以上的兒童已經足夠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因此,如果父母選擇為孩子接種疫苗,那麼至少需要提前幾天告訴他們,幫助孩子們準備好接種疫苗是非常重要的。」Tham博士說,讓孩子有時間準備和提問,可以幫助他們在陌生的過程中減少困惑、焦慮和不安,這樣對他們和家人來說,將是一個更順暢、更少痛苦的經歷。
阿爾維尼亞山醫院的兒科醫生顧問Darryl Lim博士說:「需要了解孩子們在整個過程中的恐懼和想法,以及他們之前是否可能在醫院有過負面經歷。」他補充說到:「給彼此一些時間進行討論,而不應該在處於慌亂狀態或正在前往疫苗接種的路上時才進行討論。」

來源:ISTOCKPHOTO
父母還可以帶領孩子完成從疫苗接種到觀察期的整個過程,以便他們知道會發生什麼。同時,觀看視頻或閱讀有關接種或使用醫生工具包進行角色扮演的書籍可能會有所幫助。
2. 解決孩子怕打針的問題
在百匯東醫院經營健達診所的鄭醫生說到,大多數孩子不願意打針,也害怕疼痛。「有些孩子會哭,他們可能需要大人陪伴和安慰他們。」
醫生們建議攜帶一些冰袋或涼水瓶來麻醉注射部位。父母還可以讓孩子在接種期間觀看視頻以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或者在等待時間帶上書籍閱讀。

來源:AFP
Tham博士建議父母與孩子分享他們自己的疫苗接種經驗——他們自己的身體是如何反應的以及他們如何控制自己,從而向孩子們表明這是許多人都經歷過的事情並且是安全的。
她補充說,孩子們應該在疫苗接種當天保持他們的日常生活,在接種前好好吃飯並補充水分,以避免頭暈或昏厥。「家長們也可以選擇帶一個小小的安慰禮物到疫苗接種中心,並在接種疫苗後獎勵孩子一個小零食,讓他們感覺更舒服。」
3. 了解潛在的副作用
Tham博士說到,父母可以選擇在當天早些時候讓孩子接種疫苗,並安排好在接下來的兩到三天內注意症狀。她補充說,在疫苗接種中心的30 分鐘觀察期內,通常可以檢測到過敏等即時反應。它將表現為皮疹、眼睛或面部腫脹、呼吸困難、低血壓或嚴重腹痛等。
父母也應該在接下來的24到48小時內監測孩子是否有出現延後症狀,如發燒、肌肉酸痛或淋巴結腫大等。這些副作用類似於其它兒童疫苗的副作用,例如小五學生每年接種的白喉、破傷風和百日咳三合一疫苗。

來源:AP Photo
Tham博士說:「接種疫苗後可以繼續進行正常的日常活動,但兒童應在每次接種後至少兩周內避免劇烈活動,例如體能課程、運動強化課程。」
同時,她提到比較嚴重的症狀包括持續的胸痛、呼吸困難或持續三天以上的持續發燒。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向醫生進行求助。而關於心肌炎,醫生表示到「心肌心包炎非常罕見——在 30 歲及以下的人群中,每 100,000劑中僅約有3次出現該症狀——其包括持續性胸痛、心悸或心律不齊」。
4. 接種疫苗以預防風險
隨著奧密克戎變體和感染增加,人們擔心病例數量會增加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感染新冠的風險也更大。一旦感染,這意味著他們需要住院、補充氧氣和採取重症監護。
鄭醫生指出,當新加坡的社區病例數量較少時,被感染的兒童並不多。但隨著近幾個月這個數字的增長,感染新冠的兒童數量也在增加。自10月中旬以來,新加坡每周也出現一兩例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徵(MIS-C)病例,部分病例需要在重症監護室進行治療。

來源:AP Photo
衛生部高級國務部長Janil Puthucheary曾表示,接種疫苗將防止兒童患重病,並降低發生MIS-C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因此,廣大群眾仍需為兒童接種疫苗及時做好充分準備!
來源:
1. Covid-19 vaccination for kids in S'pore aged five to 11: How parents can prepare their children, the Straits 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