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新加坡總理一席話,開啟了新加坡後疫情時代的又一個新里程碑!
新加坡防疫政策又放寬了,而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摘口罩!
從下星期二(29日)起,在組屋底層、有蓋走道、巴士車站等戶外空間可以選擇不戴口罩,但只要進入有明確出入口的地點就必須戴上口罩。

(圖:來源自網絡)
本月24日,李顯龍總理宣布將從下周二起從四方面放寬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允許公眾在戶外不戴口罩,只須在室內戴上口罩。
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隨後闡明,必須戴上口罩的室內場所包括所有有明確出入口的建築和場所,例如辦公樓、購物中心、巴士和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小販中心、咖啡店、濕巴剎、組屋零售商店、課室和圖書館。
有遮蓋但空間開放的地方,例如組屋底層、組屋零售商店外的走廊、巴士車站、自然通風的巴士轉換站、公園、有蓋走道和天橋都被視為戶外區域。
但是,仍鼓勵人們在戶外,尤其是在擁擠地區戴上口罩,以保護自己和他人。
另外,工作小組也說,隨著聚會人數限制增加到十人,每戶家庭同一時間可招待的訪客也將增加到十人。

(圖:來源自網絡)
那麼究竟要哪些地方必須戴?
哪些地方可以不戴呢?
戴口罩——室內必須戴口罩,有陰確出入口的建築和場所。
例如辦公樓、購物中心、電梯、巴士和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
小販中心、咖啡店、濕巴剎、
組屋零售商店等店屋、課室、圖書館
無需戴口罩——戶外可不戴口罩
例如組屋底層、組屋零售商店外的走廊
巴士車站、自然通風的巴士轉換站
公園、自然步道
有蓋走道、天橋

(圖:來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