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新加坡必是東南亞網際網路發展的核心基地,所以現在,一場血雨腥風正席捲了當地的網際網路圈。

新加坡的支柱產業是國際貿易、加工業、旅遊業……網際網路作為新興行業,相比其他傳統行業的工作壓力小很多,所以當地網際網路從業者習慣了早九晚五,拿著不菲的薪資到點下班的散漫生活。可是這一切都將成為過往雲煙。
疫情前,新加坡的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開始逐漸探索和發力,疫情後,人們更是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每個網際網路公司都想成為最終的贏家,壓力自然由外向內增長。
「拒絕加班,給多少錢都不幹……」這被新加坡本地程式設計師視為「底線」。

面對這些在關鍵時刻「出工不出力」技術人員,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把招聘的目光投向其他國家。
由於目前世界上的網絡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中國和印度,新加坡的招聘信息隨後向兩國不斷飛來,2020年底,新加坡還推出了全新的Tech.Pass(吸引高科技人才的科技准證),力求更大規模地吸引網際網路精英。
由此,新加坡就形成了本地人,印度人和中國人的「三國混戰」。

印度是出了名的it人才輸出國家,它也是新加坡目前外來技術人員的主流。很多沒有在美國搶灘成功的印度人認為,新加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就這樣,大量的印度人才抵達新加坡,撐起了當地網際網路的「半邊天」。
中國具有龐大的網際網路市場,滋養了很多經驗豐富的從業者,以往選擇背井離鄉到新加坡尋夢中國人的並不多。為了吸引經驗豐富的中國人,新加坡的公司開出百萬年薪,並歡迎有經驗的大齡網際網路人加入。結果一些在國內沒有上升通道的技術人才逐漸轉向新加坡,尋夢者愈來愈多。
由於中國技術人才還處少數,所以本土人目前主要排擠的是印度裔,並積極地製造輿論期望影響政府,當地反對派也借題發揮,用「大量印度籍等外籍人員無節制湧進新加坡,奪走新加坡人工作」的觀點,對新加坡政府施壓。

對此,新加坡現任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國會上講到:現在新加坡正在全力開發數碼和信息技術,雖然印度籍的技術人員較多,但是放眼世界,新加坡人需要的是公平競爭下脫穎而出,而不是「排外」思想。
新加坡政府招募人才的決心非常強烈,目前已經有90位神秘精英獲取Tech.Pass,這些人均是一定規模的科技公司高管,高級研發人員或科技公司創始人。
從長遠看,目前新加坡的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均有中國投資,而很多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模式也套用了中國的經驗,因此新加坡未來會吸收更多具有經驗的中國技術人才。

現階段,民眾對印度裔技術人才反對聲高漲,未來政府會適當做出調整,預留出的空缺只能被更有經驗的中國人才填補,新加坡本地人才還需不斷學習才能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隨著東南亞網際網路市場經濟的不斷崛起,新加坡已然成為這一區域的核心,而不斷湧入的中國技術人才註定成為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