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新時代的詐騙,得益於現代科技的發展,騙子本人都不用露臉,只要敲敲鍵盤,打打電話,成千上萬的錢就輕鬆到手了,這麼「一本萬利」的生意,自然吸引了許多心術不正的人,前赴後繼地加入這個產業,很多人都接過這樣的電話,「您好,這裡是新加坡員警總局……」去年新加坡的假公安詐騙案高達302起。
微信這個全球10億人都在用的
通訊社交APP在新加坡
有時候是以一種 啼笑皆非
的方式在刷存在感

不少在新加坡的人
都在街頭巷尾看到過
這樣的 警察局提示

「微信儲值卡性騙局」

「用支付寶支付微信性交易?」
「這是個騙局!」

「這個社區至今被騙了12.6萬新幣」
微信性騙局
是在新加坡相當盛行的
一種行騙方式
有新加坡網友親測
大概是這樣的套路

首先一個美女頭像
會主動申請添加你為好友
(很多男的都拒絕不了這樣的顏值吧)

寒暄了兩句之後
說明自己 有提供「服務」



美女不肯透露住址
約見的地點竟然是 加油站
為什麼呢?
因為加油站通常都有
這樣的 充值支付機器



美女堅持要對方電話
對方不給
然後她就直接要求 「買卡」
對方忍不住笑了……
這套路和警察局的廣告 一模一樣啊

除了 「微信性欺 詐」外
新加坡還盛行過
「DHL」和 「警察局」
等電話欺 詐
很多人在新的小夥伴
都接到過類似的電話吧
真是 防不勝防


新時代的欺 詐
得益於現代科技的發展
騙子本人都不用露臉
只要敲敲鍵盤,打打電話
成千上萬的錢就輕鬆到手了
這麼「一本萬利」的生意
自然吸引了許多心術不正的人
前赴後繼地加入這個產業
很多人都接過這樣的電話
「您好,這裡是新加坡員警總局……」
去年新加坡的 假公安欺 詐案高達302起
無辜的人被騙走高達1270萬元
是新加坡十大欺 詐手法之一
最近《亞洲電視臺》探訪了
這些欺 詐電話的來源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茶鄉變欺 詐之鄉
在中國福建有個
本來盛產鐵觀音的小村莊
被稱為茶鄉
但是近幾年茶葉並不好賣
很多人家都不再種茶採茶了
但是奇怪的是
村裡有人家的相繼蓋起了小樓
也有村民相繼開起了豪車
女主持說:
我這一路走來看到了許多豪車
這邊有一輛BMW
路對面還有一輛

不過真正吸引我注意的
還是這棟富麗堂皇
仿佛宮殿一般的住宅樓

另一位主持來自北京
是一名罪案調查記者
她說在茶鄉
靠種茶葉遠遠掙不了這麼多錢
去蓋一棟這樣的房子

原來早在2011年
一些不法村民就幹起了
「電話欺 詐」

在茶鄉的街道上
也隨處可見一些標語
主要都是防欺 詐標語
意圖是為了嚇跑騙子
說明警方正竭盡全力取締
當地也設有一面 「羞恥牆」
列出有前科的犯罪者
當中23人均被送入監獄


這裡曾是最窮的地區之一
如今一些村民卻仰賴著欺 詐來
當成主要收入來源
「當地人把欺 詐當成一份正職,當地也有一個說法:『10個人裡頭,9個是騙子,剩下的一個是仍在受訓的騙子。』」
一名當過騙子人告訴媒體
他們是如何用假的身份證
去電信開通線路

然後安裝軟體系統
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地
向海外撥打電話

一旦人們回撥電話
就會被收取高額的電話費
之前用電話欺 詐
每月傭金高達3000新元
遠比之前的薪水多10倍

「我因一時大意,忘了關手機,最終被警方追蹤到,關了8年。」
記者問他
你現在還會回去做這一行嗎?
他說: 現在不可能了
中國政府對欺 詐的打擊力度
空前絕後地大!
中國警方在茶鄉
相繼搗毀了許多窩點
現在這些欺 詐集團
已經不在那裡了
國際化的欺 詐業務
目前許多呼叫中心
都設在了菲律賓的偏遠地區

經過了兩年的調查
菲律賓警方在北部搗毀了
一個巨大的欺 詐呼叫中心

記者問菲律賓警方
當你發現他們的時候
這些人都是什麼狀態
員警說
「這些人皮膚蒼白,相信有幾個月沒有接觸戶外陽光了。」

「客服」們吃和住
甚至是娛樂活動也都是
在這個地下的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的設施非常簡陋
每個人都是在這樣的
「木箱隔間」中打電話
箱子裡還有隔音設施

警方說這些人來到菲律賓
直接就住進了呼叫中心
幾個月都不出來一次
……
主持人感歎
沒想到這次 尋根溯源之旅
終點會在菲律賓
原來這些欺 詐集團的業務
早已經 國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