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量上升加惡劣氣候影響 我國進口食品價明年或微漲。(截屏8頻道新聞)
(新加坡24日訊)需求量上升和受惡劣氣候因素,新加坡進口食品價格明年可能會微漲。
新加坡食品超過九成來自海外,有學者認為,可以將新加坡的高科技農業技術推向海外,促進食品供應可持續,進而穩定價格。
小販中心提供大眾化價格的食品,如果食材費用上漲又沒有調高售價,利潤就會減少。
受訪小販說:「雨季蔬菜欠收,價格可能會翻倍。所以那兩個星期價格高漲,我們只好吸收更高的成本。」
「我們雞蛋價錢也是不穩定,這個星期就是4.70、4.80元,下個星期可能來到5元、5.20元,所以我們做出來了賣才那麼幾角錢,也沒什麼賺。」

食材價格不穩定,影響小販收入。

淡馬錫生命科學實驗室研發的新技術,可提高稻米在水患或乾旱等狀況的存活率。(截屏8頻道新聞)
新加坡食品局明年4月成立後將探討如何強化食品安全和來源穩定。而本地一些農場也善用垂直農業等技術提高產量。
南洋理工大學食品科技教育主任陳維寧教授說:「如果可以把我們的高科技農業技術推向本區域,區域其他國家採用這些技術後,食品供應可以更有持續性,日子久了價格就會穩定下來。」
淡馬錫生命科學實驗室研發的新技術,可提高稻米在水患或乾旱等狀況的存活率。科研人員計劃把技術帶到印尼展開試驗。
Post in: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