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也需要順應人口結構的變化。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和新一代進入退休階段老人消費理念的日趨成熟,激活並重塑老年消費正在成為商業的新思潮。
針對新加坡人口老齡化問題,有這樣一個綜合社區——集養老公寓、醫療康養、托幼、老年娛樂、商業、小販中心、廣場為一體的養老綜合體。緊鄰地鐵站,按照TOD開發思路,實施高強度開發,建築密度基本接近100%。

2018年8月8日(國慶日為8月9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海軍部村落發表國慶致辭。李顯龍總理這樣形容:「許多居民都是祖父母,他們的成年子女住在附近。每天早上,年輕的父母都會在這裡的兒童保育中心送孩子,並在當天晚些時候被祖父母接走。
老人們在社區花園與他們的朋友一起打太極拳或學習園藝,或去醫療中心定期檢查。放學後,祖父母將孩子帶到小販中心尋找食物,或帶到操場上跑來跑去。」

Kampung Admiralty的誕生
Kampung Admiralty社區綜合體(海軍部村項目),是由新加坡建屋局開發的將公共設施和服務融為一體的綜合公共組屋項目,同時也是一個應對新加坡人口老齡化趨勢的老年人社區,只有55歲以上的老年人才允許申請入住。


Kampung Admiralty社區綜合體,將大量公共設施集中在一棟建築內。建築師解釋說:「傳統方法是讓每個政府機構分割出他們自己的土地,從而形成幾個獨立的建築,另一方面,這個一站式的綜合體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是滿足新加坡老齡化人口需求的模型範本。」





「總會三明治」的多樣化垂直社區
由於場地緊張,高度限制僅為45米(148英尺),WOHA設計了一個由三個「地層」組成的多樣化的垂直村莊。綜合體被設想為「總會三明治」,下層可容納一個社區廣場,上面有一個醫療中心。最上面的樓層設有一個社區公園,為老年人提供住宿。設計團隊解釋說,「他們與醫療、社會、商業和其他便利設施的緊密聯繫,支持代際聯繫並促進積極老齡化。」

這三個不同層面的空間囊括了各種建築功能,以促進功能空間之間的交叉性和多樣性,同時將地面空間留給大眾,方便其進行各種活動。

綜合體東立面及其周邊環境 Darren Soh 這種設計概念拉近了醫療健康、社交活動、商業和其他便利設施之間的距離,加強了多代人之間的聯繫,促進積極老齡化。 上層的社區公園,除了梯田綠化景觀,還是開放的社區農場、社區活動中心,其間布置了長椅、健身器材等設施,為老人們提供了一個社交場所,可以來這裡鍛鍊、聊天,或者打理花草。

在這個溫馨的、包容的空間內,公眾可以參加一些有組織的活動和季節限定的節日慶典,可以盡情購物,也可以在二層的大排檔餐飲區用餐。


中層的醫療中心,是作為養老社區的標配內容,方便居民就近就醫而設置的。



底層的社區廣場,即是建築的一層,是一個完全公共的環境,居民可以在這裡組織活動。並且,在此舉行的活動,就可以不用擔心新加坡毫無霧霾遮擋的烈日,也不用擔心會「看心情」來的雨水。


值得一提的是,在Kampung Admiralty中設置一個醫療中心意味著居民不再需要專門去醫院看病,也不用因為時間和距離的原因被迫進行日間手術。 為了促進醫療健康服務,醫療中心的諮詢和等候區採用自然採光,陽光透過四周的窗戶和中庭照進室內,為患者提供了一個舒適的氛圍。

醫療中心圍繞著中心庭院,提供了舒緩的綠色景觀視野 Patrick Bingham-Hall 而位於上層區域的社區公園俯瞰著下層的社區廣場,將老年人的生活與自然環境和各年齡層的人相連,消除了老年人的孤獨感。 屋頂公園的規模很小,可以讓居民聚在一起鍛鍊、聊天或照料社區農場。託兒所和自帶老年人護理服務的老年人活動中心等附屬功能空間並排設置,將年輕人和老年人聚集在一起。


綜合體內共設有104間老年公寓,分布在兩個11層的街區內,供老年單身人士或夫妻入住。共享入口處的「共享長椅」則鼓勵老年人走出家門,與鄰居互動。 老年公寓內外進行無障礙設計,廁所、門口處都設置老年扶手等輔助設施。

戶外走廊和座椅都有老年人扶手。


託兒所和自帶老年人護理服務的老年人活動中心等附屬功能空間並排設置,將年輕人和老年人聚集在同一個空間內,為他們共同生活、吃飯和娛樂提供了條件。

社區的植被景觀中包含許多當地的果樹,屋頂上還有一個社區農場 Patrick Bingham-Hall

兒童遊樂場位於室外活動區旁的社區公園內,促進了多代人之間的交流 Patrick Bingham-Hall 此外,建築師還把「海綿城市」的理念疊加到了建築垂直綠化上,把這棟建築變成了一塊「海綿寶寶」!在梯田綠化景觀的每一層都布置了集水系統,收集來的雨水會在雨停之後,用做景觀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