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城市設計——新加坡模式

2019年11月08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雖國土面積小、資源匱乏,但在宣布獨立50多年內,便從貧困、髒亂、缺乏衛生及社會服務設施的不毛之地,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可持續經濟體之一。穿過新加坡充滿活力的市中心,可持續建築景觀隨處可見。2019年夏,環境設計組教師劉凡禎、盧蓉的新加坡之旅,對這個城市型國家的可持續設計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認知,同時也將這次的考察的感受整理分享。/

01

A city in a garden | 花園城市

A city in a garden是新加坡政府為這個城市的最新一次定位,「在花園中的城市」準確的描述了城市與自然的關係。

「花園城市」(Garden City,也稱田園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英國建築學家埃比尼澤·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提出。1898年,霍德華發表了《明日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專著,書中闡述了「花園城市」理論,提出城市建設要科學規劃,注重生態環境的營造。

霍華德花園城市示意圖

這當中為後人稱道的一項規劃方案是「去中心化」格局——當中心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在其周圍建造若干田園城市,形成城市族群(即「社會城市」),以此對城市進行更有效的管理。這個想法被後來的新加坡部分借用,並構造出了一套系統的管理模式。

新加坡城市規劃演變歷程

02

政策支持

新加坡政府為提高花園城市的建設水平持續不斷地出台相關政策。20世紀60年代提出綠化、凈化方略,在道路空地上種植高大喬木,短時間內提高綠化覆蓋率;70年代制定了道路綠化計劃,加強了環境中色葉植物的應用,強調特殊空間的綠化;80年代提出種植果樹,並引入了更多色彩鮮艷、香氣濃郁的植物;90年代則定製了綠色(城市公園)和藍色(水體資源)規劃,發展主題公園、建設連接各公園的廊道系統。21世紀初新加坡提出建設城市中的花園,並計劃在濱海灣建設3座精品花園,目前已建設完成,成為了新加坡旅遊的新地標。

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

新加坡政府近年開展了一些列以規劃設計為主的舉措,例如ABC水敏感設計計劃、PCN公園連接帶計劃和全國綠色建築節能計劃等,從而形成充滿活力和社會凝聚力的可持續城市發展空間。

另一項激勵因素是國家公園委員會於2009年頒布的Skyrise Greenery Incentives 2.0計劃,該計劃鼓勵設計者利用自然元素影響城市生活,迄今資助的項目個數已超過110個,屋頂和垂直綠化的安裝費最大可資助費用的50%。自實施以來,2.0計劃的規模、範圍和成果均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如:濱海灣花園、星耀樟宜等都是綠色建築、垂直綠化的高端技術應用案例。

新加坡城市規劃

下面分享一個代表性的設計案例——濱海灣花園,以此來闡述新加坡的可持續設計理念在建築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03

Gardens by the Bay | 濱海灣花園

設計:威爾金森·艾爾(Wilkinson Eyre)、

Grant Associates、Atelier One及Atelier Ten聯合設計

獲獎:2012 WAF世界年度建築大獎

自2011年10月開業以來,因其可持續性的設計而備受讚譽。占地100公頃的花園擁有世界上兩個最大的氣候控制溫室和一個人工森林

濱海灣花園鳥瞰效果圖

濱海灣花園平面圖

濱海灣花園分為濱海東花園、濱海中花園和濱海南花園三部分,在濱海南花園中的「花之穹頂」(Flower Dome)、「雲之森林」(Cloud Forest)的兩座巨大冷室花園和18顆「擎天大樹」(Supertree)是最具吸引力的景觀節點。該項目將景觀與建築合為一體共同考慮並在設計中加強了多學科的緊密合作,實踐了設計之初的本土、共生、永續的設計理念。

/

花之穹頂(Flower Dome)

通過智能化的新基礎結構和管理系統,使得原本不能在熱帶生長的植物在這個神秘的「阿凡達花園」里得以生根、發芽、成長並繁衍。

花之穹頂講述了地中海氣候區植物和人的故事,故事關注於生長在這些地區的植物和隨著氣候變暖變得岌岌可危。從種植區的薰衣草和橄欖樹,到偏僻地區的猴麵包樹和棒槌樹種,呈現出了一個獨特的植物群體。溫室地貌的靈感來自於地中海的景觀,建造中儘量被太陽炙烤的龜裂的山坡和岩石階地,引發人們思考土地、地質、植被和栽培的關係。

花之穹頂內部實景

/

雲之森林(Cloud Forest)

雲之森林強調植物和地球之間的關係,展示了氣溫上升將如何威脅到生物多樣性。它的核心是一座35米高的人造山體,瀑布從上而落,中間穿插著纜車、吊橋等多重立體交通,讓人恍惚間進入到了「阿凡達」未來世界。在山間,一系列的展覽空間講述著氣溫升高的影響和公園內大量應用的現代科技;在山頂,則是一個黑暗的秘密花園——失落世界(Lost World)

雲霧森林內部實景

//左右滑動觀看//

失落世界

//左右滑動觀看//

園內的科普教育標識牌

//左右滑動觀看//

/

擎天大樹(Supertree)

遍布在花園中的18棵25~50m的「擎天大樹」打破常規,形成超自然景觀。每棵擎天大樹都是令人嘆服的垂直花園,這些超級大樹採用了PV技術,樹幹上攀援著蕨類、藤蔓等兩百多種植物。同時,這些大裝置還起到了排氣管道和太陽能供應能源作用

擎天大樹實景

//左右滑動觀看//

夜晚的燈光秀吸引了不少遊客

晚上觀看燈光秀的人們或躺或坐在地上、寬闊的種植池邊緣,通過鋪裝形式的變化,人們自覺將通行道路留出(照片中的深灰色鋪裝部分)

//左右滑動觀看//

濱海灣花園的設計體現了它驚人的藝術性,正是因為採用了可持續設計策略,並大量使用了享譽世界的新能源和新技術

能源節約設計:新加坡和濱海灣花園內的修剪下的枝條樹葉會經過收集、壓縮處理成木片充當熱電聯產鍋爐系統的燃料。燃料在鍋爐中焚燒的過程會產生蒸汽推動渦輪機為整個花園提供電力。發電過程中產生的餘熱也被用來蒸發掉除濕系統中除濕劑積累的濕氣,使得除濕劑可以再生循環利用。鍋爐所產生的廢氣經過徹底過濾後,再由擎天大樹(supertree)內部的煙囪排入大氣中,而產生的煙塵也經過回收利用作為肥料,整個系統完整且不留任何廢氣物,充分體現了可持續設計的宗旨

節水設計:充分利用濱海蓄水池中的水,將水引入翠鳥湖並與花園中的水體相聯通,在水道中設有天然過濾床,具有降低水中營養物質含量的作用,以保證水質清潔。花園中多餘的水會流回濱海水道中,這樣便保持了水位的穩定,形成了自然潔凈、節約的水循環系統。利用新加坡豐富降雨量的特徵,花園還設計了完善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雲之森林」(Cloud Forest)中的大型瀑布所用的水全部由雨水收集而來的。

濱海灣花園可持續節能系統示意圖

//左右滑動觀看//

濱海灣花園的藝術設計改變了新加坡城市風格,所創造的景觀與建築的完美融合,是自然風光與可持續能源技術的結合。除了濱海灣花園外,新加坡還有不少優秀的可持續設計案例。

04

其它設計案例

星耀樟宜 | Jewel Changi

/以可持續社區理念為導向的機場建築設計/

建築:薩夫迪建築事務所 景觀:彼得沃克景觀事務所

新加坡樟宜(Changi)國際機場已6年連續蟬聯世界最佳機場第一名,以其人性化的設計聞名,機場內擁有免費電影院、屋頂游泳池、屋頂花園、各類美食購物中心,讓遊客如同在城市社區中一樣,減少了等待的枯燥感受。

今年4月份新開設的星耀樟宜(Jewel Changi)將機場的可持續社區理念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作為現有航站樓的橋樑,星耀樟宜將自然、文化和休閒設施結合在了一起,創造出了一個以社區為中心的新型建築。星耀樟宜的心臟位置是一個森林山谷,這是一個階梯式室內花園,提供了許多空間可以進行互動體驗,內設有步行小徑,瀑布,還有安靜的座位區。這裡有超過200種的不同種類的樹木和植物,有世界上最高的室內瀑布——「雨漩渦」——從圓頂屋頂上的一個眼洞向下面的七層森林山谷花園傾瀉而下,既有助於景觀環境的冷卻,還能夠收集大量的雨水用於圍繞該建築的一些再利用項目。

星耀樟宜實景

//左右滑動觀看//

設計圖紙

碧山公園 | Bishan Park

/基於彈性生態理念的城市河道景觀設計/

景觀:安博戴水道設計公司(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