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古典音樂總能從過去人類走過的坎坷歲月里找到前進的力量。七位本地演奏家將在來臨的星期天(6月7日)齊聚《早報午樂場》,帶來一場細膩動人的室內樂演出《古典浪漫》。
節目在維多利亞音樂廳錄製,邀請到青年指揮家黃佳俊擔任藝術總監,出演的演奏家包括駱竣宏(小提琴)、冼思恩(鋼琴)、婁楷文(吉他)、毛澄宇(大提琴)、卡爾迪克(Alan Kartik,法國號)、陳文聰(法國號)和黃家豪(薩克斯風),呈獻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海頓等古典樂巨匠的室內樂作品。
青年指揮家積極推動網絡音樂演出
「能夠回到舞台,這個感覺實在太棒了。」在維多利亞音樂廳的後台採訪黃佳俊時,前台的排練樂聲悠然在耳。在德國擔任紐倫堡交響樂團首席指揮的黃佳俊自從3月份回國後,就一直在努力推動網絡音樂的演出,並在上個月率領多國音樂家在線上演奏貝多芬《歡樂頌》,以紀念貝多芬250周年誕辰。
此番通過《古典浪漫》這樣的線上節目,黃佳俊認為更是向大眾介紹古典樂及本地樂手的好機會。雖然因為阻斷措施的限制,節目無法組成龐大的演出陣容,但黃佳俊相信,室內樂其實更能展現樂手的內心,室內樂作品中許多細膩之處也很考驗樂手的功力。
既然是室內樂,黃佳俊不會上台指揮。他發現,一旦將演出搬上網絡,指揮的作用似乎變得次要了。之前的線上《歡樂頌》演出,黃佳俊就讓自己的雙手騰出來,不是指揮,而是用手語與樂手的演奏交織在一起。「這次疫情對我來說是一次成長。許多最著名的樂團都無以為繼,相比之下我覺得在新加坡很幸運。」

《古典浪漫》由青年指揮家黃佳俊(中間)擔任藝術總監,七位本地演奏家將攜手呈獻古典樂巨匠的室內樂作品。(龍國雄攝)
參演的樂手都是自僱人士
參演的樂手們大多是受疫情影響的自僱人士,都面臨演出取消、教課困難的窘境。大提琴手毛澄宇透露,她在本地少兒愛樂交響樂團教學,疫情期間因為工作的不確定性讓她過得十分忐忑。能夠參加本次演出毛澄宇很珍惜,她將在冼思恩的鋼琴伴奏下演繹貝多芬《A大調第三大提琴奏鳴曲》第三樂章,並且與駱竣宏、冼思恩攜手呈獻海頓《G大調第39鋼琴三重奏》第三樂章「吉普賽迴旋曲」。
整場節目以獨奏和重奏為主,除了海頓,駱竣宏也聯袂冼思恩帶來20世紀小提琴大師克萊斯勒的小提琴曲《愛之喜悅》。這兩位本地優秀的演奏家是「More than Music」音樂系列的發起人,過去六年來不斷耕耘,主辦了多場高水平的室內音樂會。
冼思恩透露,目前他們的這個系列已取消多場演出,轉而到網上進行。駱竣宏坦承,因為要錄製《古典浪漫》,能夠在舞台上與其他樂手一起演奏,讓他深深體會到藝術大家庭的團結。
此外,駱竣宏也與青年吉他手婁楷文帶來著名西班牙作曲家法雅的《霍塔舞曲》,小提琴與古典吉他的相遇別有風味。
本地古典吉他樂手也會亮相節目
22歲的婁楷文少年成名,是本地少見的古典吉他演奏家,2018年榮獲吳順籌百年誕紀念獎,疫情來襲之前,人在英國劍橋大學深造。雖受困於疫情下,但婁楷文感到慰藉的是,疫情讓藝術家有了沉澱、自處的時間。婁楷文透露,居家無法演出的確讓他有些失落,不過他和父親卻找到了共同作樂的時光,父子倆也錄製了一首吉他二重奏放上社交網絡。「從小是父親教會了我吉他,現在能和他一起重溫過去一起彈琴的時光,很有趣。」
全場唯一的薩克斯風樂手黃家豪將帶來選自電影《尋夢環遊記》(Coco)的歌曲《記得我》(Remember Me),該曲被改編成薩克斯風獨奏,悠揚鳴囀。此外,節目也請來兩位法國號樂手陳文聰和卡爾迪克,帶來莫扎特的《12首法國號二重奏》選段。卡爾迪克說,作品旋律有日落西山之感,呈獻給觀眾是為了開拓人們對法國號——一個常被認為很難演奏的樂器——的想像。
《早報午樂場》是#SGCultureAnywhere藝文活動之一,獲國家藝術理事會支持。《古典浪漫》將於6月7日星期日下午3時在zaobao.sg網站、早報面簿首頁、藝理會面簿首頁和微信小程序同時發布。
《古典浪漫》微信小程序線上直播:
日期:6月7日 時間:下午3時

如何觀看直播??
微信小程序:
長按以上的二維碼前往「獅城動態」直播廳
點擊「開播提醒」
完成後即可在節目開播前接到通知!
註:錯過節目開播時間,依然可以前往平台,觀看回放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