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X:多個變電站癱瘓
根據花瓣的拉手效果,在此情況下,仍有部分本屬於停電範圍的用戶能夠保持正常供電。比較大限度上減少了停電的影響範圍。
至此,整個花瓣式配網的基本原理已經介紹的差不多了……其優越性不言而喻。
(3)這樣的輸電網+配電網厲害在哪裡?
就我個人看法,還是厲害在新加坡有錢。
為什麼?
個人認為:配網規劃和城市規劃從專業上而言可能千差萬別,但是邏輯上卻十分近似,簡單一點直白一點說就是:沒有最好的設計院,只有最有錢的甲方。
更簡單粗暴一點來說就是:腰包有多鼓,思想就能走多遠。
當然,關於這個看法嘛,大家仁者見仁。也許大家過個十幾年二十幾年,到了三四十歲的時候,就會更加理解「錢能創造奇蹟」的意義,也會更加明白我國挖空心思,瘋狂謀經濟發展的用心良苦……
PS:400kV架空線和400kV電纜的造價,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比比,體會更深。
五、後記
此外,新加坡還有其他很多的亮點:
地下電纜的故障檢測採用的是基於拉曼散射原理的分布式光纖測溫裝置(DTS),靈敏度很高,還對整條線路實現了多測點全面檢測。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先大面積應用該技術的國家之一……(大概18年前?)
還有讓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流口水的總體指標:SAIFI僅為0.006,SAIDI僅為0.23min。
SAIFI可以簡單理解為你今年遇到停電的機率為0.006,大家都學過機率論,明白小機率事件是什麼水平……如果0.006指的是遇到一次停電的機率,那麼大家可以算算同一個人一年中遇到兩次停電的機率……
而SAIDI(平均停電時間)0.23分鐘則可以對比下全球其他地方:2016年世界前列的大阪是4分鐘,香港是23.4分鐘,倫敦33.6分鐘,紐約20.53分鐘……要說穩定性高,日本電網和新加坡都不在一個級別上。我國呢……更差一點……當然,社會還沒發展到這一步,急不得。

說了那麼多新加坡的好,依然要勸誡各位:什麼都要辯證的看,穩定性、可靠性那麼高背後是錢砸出來的,除了輸電網配電網的大手筆之外,我沒有告訴大家新加坡目前6000MW用電,卻有12000MW左右的可調度裝機……在這麼高的冗餘度下,高可靠性的代價就是高設備閒置率,你買三張車放車庫裡,因車輛故障影響出行的幾率自然更低一些……
至於新加坡電力市場,emmmmmm……還是我的老觀點: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