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年內地院線上映的一部作品令人對「Crazy Rich Asians」印象深刻。這部中文譯名為《摘金奇緣》的電影根據美籍作家關凱文的小說《瘋狂的亞洲富豪》改編,講述了美國出生的華裔經濟學教授Rachel,與男友Nick一起參加他好友的婚禮時,驚訝地發現男友原來是新加坡首富家繼承人的故事。

《摘金奇緣》劇照,於萊佛士酒店
片中對「首富生活」的刻畫面面俱到,其中當然少不了在全亞洲最傳奇的酒店——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 Singapore)中的場景。這座散發著濃郁殖民地風情的建築距今已運營133年,是與魚尾獅齊名的新加坡象徵。

01 穿越歷史的百年網紅
萊佛士酒店位於新加坡海灘路1號,起初是一座建成於1830年的私人海濱別墅。直到1878年,被Charles Emmerson改造成為僅有10間客房的酒店,開始對外經營。沒過幾年,Charles Emmerson意外離世,酒店也隨之關閉。

19世紀末,歐洲亞美尼亞裔的酒店業巨子——薩奇斯四兄弟(Sarkies Brothers)為拓展在遠東的勢力,租下這棟建築加以改造,並以新加坡開埠者——萊佛士爵士的名字命名。1887年12月,萊佛士酒店開業迎客。很快就以高標準的服務、精美的食物和精緻的房間設施,成為那個年代的「網紅酒店」,深受當地上層階級喜愛。

隨著歐洲旅行者的光顧,萊佛士酒店迎來了一次次擴張。半個世紀的時間內,酒店在原有基礎上擴增了兩翼,10間客房增至75間,分布在2層L型翼樓和3層的文藝復興式主樓內。19世紀末期,酒店標誌性的「棕櫚閣」(Palm Court)揭開神秘面紗。

純白的牆壁,高聳的棕櫚樹,處處顯現出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式典雅,和迷人的南洋風情。在東南亞傳統文化中象徵著身份和地位的錫克門童,總是在大門外最先迎接賓客的到來,這一傳統百年來從未改變。

1931年薩奇斯四兄弟宣告破產,萊佛士酒店卻得以倖存。在這一個多世紀以來,萊佛士酒店作為歷史的承載者,見證了新加坡的苦難與革新。
1942年日軍的戰火燒到新加坡。傳聞就在新加坡淪陷前的幾個小時里,酒店內的貴重物件都被藏在了「棕櫚閣」周圍,直到戰爭結束。而住店的客人在宴會廳內跳起華爾茲,享受最後的瘋狂。日軍占領期間,酒店被更名為Syonan Ryokan(昭南旅館),就連酒店入口也被改到面對東方日出的方向。


李光耀及其夫人(左),卓別林兄弟(右)
日本戰敗投降後,萊佛士酒店逐漸恢復往日的活力。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婚禮、高端時尚品牌Prada的秀場都搬到這裡。不少名人來到新加坡也選擇下榻於此,卓別林兄弟、麥可·傑克遜、伊莉莎白·泰勒、海明威、威廉·薩默塞特·毛姆,甚至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都曾是這裡的住客。
1987年,新加坡政府將萊佛士酒店列為「國家級古蹟」。它也成為世界上目前極少現存的19世紀大型酒店之一。
02 傳承經典的歷史美學
1989年至1991年期間,萊佛士酒店進行了首次重大修繕。2017年再次進行精細翻新,並於2019年8月全新亮相。
這次耗時兩年的整修由全球領先的建築設計公司Aedas提供支持,知名室內設計師Alexandra Champalimaud、概念室內設計師Jouin Maku、古蹟修復顧問Studio Lapis協同完成。從調研、翻新到修繕、改造,整個團隊每一步都秉持堪比「外科手術」的謹慎態度。他們始終將傳統審美融合於現代空間設計,盡最大努力令酒店保持原有的歷史痕跡。
重新開業的萊佛士酒店,除了原有的元首套房、庭院套房、棕櫚閣套房、名人套房、豪華酒店套房、總統套房外,還推出了三個全新的選擇:住宅套房、長廊套房和公寓套房。全部115個套間都保留先前的布局,由客廳、臥室和浴室組成。大理石、紡織品、皮革、彩色玻璃窗,每個房間都別具一格,令住客仿佛置身19世紀的新加坡。

步入酒店大堂,三層挑高空間搭配典雅奢華的水晶吊燈,盡顯軒敞大氣。轉上二樓,復古的木質扶梯連接著柚木地板和波斯地毯。隨處可見的對稱形設計,令人魂穿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萊佛士名店廊(Raffles Arcade)、光華宴會廳(Jubilee Ballroom)、荻芬餐廳(Tiffin Room)也全部煥然一新,帶給賓客全新的六星級體驗。
03 尋覓酒吧里的「新加坡司令」

「來到新加坡,一定要試試萊佛士酒店的新加坡司令。」
萊佛士酒店裡的Long Bar,是新加坡司令雞尾酒(Singapore Sling)的誕生地。1915年,在Long Bar工作的海南籍調酒師嚴崇文(Ngiam Tong Boon),用杜松子酒、櫻桃酒、法國廊酒、君度橙酒、菠蘿汁、檸檬汁、少許安哥斯特拉苦精酒,配以粉紅色的石榴糖漿,並用鳳梨和櫻桃裝點,調製出這款口感酸甜的雞尾酒。
「新加坡司令」從那時起便廣受歡迎,至今仍是萊佛士酒店的招牌。許多人到了新加坡,少不了到Long Bar來體驗「搖晃的雞尾酒杯」。酒吧服務員稱,甚至有顧客一人連點五杯來喝。
此外,Long Bar還是新加坡唯一能隨地亂丟花生殼的地方。這在刑罰嚴苛的新加坡實屬少見。雖然這一奇怪做法的起源已無法追溯,但已形成傳統流傳百年。每天營業時間,酒吧都會提供帶殼花生,供人體驗。若是哪天Long Bar沒有了散落一地的花生殼,聽不到踩碎殼的「噼啪」聲,還真是少了一點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