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常會聽到說年輕情侶去拍拖(談戀愛)吃風,那風是可以吃的嗎?
別誤會,在新加坡「吃風」就是兜風,可以理解為去海邊吹吹海風~後引申為旅行、度假。

有說法表示,「吃風」一詞意譯自馬來西亞的「makan angin」。馬來語的 makan 有咀嚼、吞食的意思,angin 則是風的意思;Makan angin 就是兜風、度假的意思,按照字面翻譯成中文,也就是 「吃風」 。
不過,根據漢語詞典記載,曾出任清朝派駐新加坡總領事的黃遵憲早在《不忍池晚游詩》里也有寫道「銀鞍並坐妮妮語,馬不嘶風人食風」 而錢仲聯先生也寫過:「粵人以御車兜風為吃風,吃俗字,此以食代之耳」 所以也有說法是「吃風」這個詞是馬來文借用華文的外來詞。

以前,新加坡本地人多數居住在市區一帶,有錢人則在郊區海邊建立別墅,可能是因為別墅大多建於度假勝地,山明水秀,清凈優雅,所以這些度假別墅也叫「吃風厝」或「吃風樓」,似亦順理成章。
不過,「喝風」可就沒那麼自在了,在中文裡,「喝西北風」是形容沒飯吃,只好餓著肚子,可不好混用哦!
新加坡華語資料庫丨來源
新加坡華語資料庫、 新加坡總理公署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