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電子航海圖已達高度準確性,以及全球定位系統(GPS)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燈塔作為夜航明燈,指引船隻方向的功能逐漸被取代。
然而燈塔的歷史和海事業的發展分不開,它不只保證航道安全暢通,也成了一國海事傳統與海事力量不可或缺的象徵。
為了保留這些富有歷史價值的燈塔,各國政府絞盡腦汁為燈塔展開「業務轉型」,一些改為博物館、一些則成為旅遊景點等,讓它們發揮教育、娛樂或文化用途。
美國目前有多達779座燈塔遍布在50個州里,目前都「淪落」到無用武之地。當地政府宣布,想將這些燈塔免費贈送給願意維護和保養它們的實體組織。若實在找不到可轉讓燈塔的所有權之人,就會擺上拍賣會廉價出售。
這些燈塔充滿歷史色彩,有些已有幾百年歷史,甚至還傳聞鬧鬼。
自美國國會於2000年通過《國家歷史燈塔保護法》以來,美國聯邦總務署(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簡稱GSA,又譯美國總務管理局)一直在轉讓燈塔的所有權。
迄今為止,約有150座燈塔已成功轉讓。其中80座免費送出,另外70座被拍賣,籌集資金超過1000萬美元。
光是今年,當局就把6座燈塔免費提供給聯邦、州或地方政府機構、非營利組織、教育組織等繼續維護這些地標,使其繼續「有用武之地」。
上述計劃由聯邦總務署負責,目的是為了保護這些歷史悠久的退役遺產,當中不少燈塔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
聯邦總務署不動產處置辦公室的官員約翰(John Kelly)解釋說,
包括GPS在內的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意味著燈塔的導航作用越來越小。雖然海岸警衛隊仍經常在燈塔或燈塔附近維護導航設備,但這些燈塔本身通常不再承擔關鍵任務。
所幸的是,民眾仍然對燈塔很著迷,這些建築既是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也成為無數攝影師和藝術家的作品主題。
約翰在推銷燈塔時說,
人們真的很欣賞這些孤獨哨兵的角色魅力。這些燈塔確實為許多船隻提供了安全通道,使其順利駛入一些危險的港口,不僅為社區提供了巨大商機,而且它們通常位於享有壯麗景色的顯眼位置。
約翰表示,只有那些實在找不到新主人的燈塔,才會放上網競標。
紅螞蟻7月12日查詢聯邦總務署的網站時,有兩座燈塔正在進行拍賣競標。時隔三個月,競拍的燈塔已經增至四座。

(美國聯邦總務署)

(美國聯邦總務署)
其中一個是位於康乃狄克洲(Connecticut )費爾菲爾德(Fairfield)的彭菲爾德礁石燈塔(Penfield Reef Lighthouse)。

彭菲爾德礁石燈塔。(美國聯邦總務署)
這座最近修復的海上燈塔建於1874年,有一個51英尺高的八角形燈塔和一個兩層樓的看守員宿舍,面積為1568平方英尺,起拍價為5萬美元。
今年7月,在五個出價中,最高的競價是8萬美元(約10萬9300新元)。競拍在9月20日結束時卻累計了10個投標價,最高出價已上升至36萬美元(約49萬2355新元)!

彭菲爾德礁石燈塔裡頭的裝潢日久失修。(美國聯邦總務署)
另一座則是斯特拉特福淺灘燈塔(Stratford Shoal Lighthouse),也位於康乃狄克洲,不過具體位置在斯特拉特福縣,起拍價為1萬美元。

斯特拉特福淺灘燈塔。(美國聯邦總務署)。
要進入上述這兩座位於紐約和康乃狄克海岸中間暗礁上的燈塔,都需要坐船才能抵達。
至於斯特拉特福淺灘燈塔,除了得坐船,還得爬梯子(下圖)。

斯特拉特福淺灘燈塔。(美國聯邦總務署)
雖然地點如此不方便,7月份卻已經收到五個投標價,當時最高競價為6萬美元(約8萬2000新元)。
到了9月13日競拍結束時,一共收到七個投標價,最高競拍價是26萬1000美元(約35萬6900新元),可說是一路人氣飆漲。
在這段期間競拍價最高的燈塔是建於1909年,立於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港口西碼頭的燈塔(Cleveland Harbor West Pierhead Lighthouse)。在9月6日結束競拍時,這座百年燈塔的最高競價是42萬5000美元(約58萬1080新元)。
紅螞蟻猜測,競價高很可能是因為美國聯邦總務署特地為它製作了一個視頻,360度呈現出燈塔的位置與外觀。此外,燈塔也能從陸地上通過細細長長的堤壩步行抵達,無需坐船。
據了解,至今競標價最便宜的燈塔,只以7500美元(9984新元)的白菜價賣出,最貴的則以93萬3888美元拍賣出(124萬3243新元)。
必須指出的是,這些美國燈塔被列為歷史遺蹟,所有的裝修和維護都需要嚴格遵循相關規定和標準。
燈塔成了私人住宅
過去出售的一些燈塔已被想要擁有一個獨特生活環境的新主人改造成了私人住宅。
譬如位於俄亥俄州萊克縣的費爾波特港(Fairport Harbour)的燈塔Fairport Harbor West Breakwater Light House 建於1925年,它在2011年以7萬1000美元(9萬4410新元)的競標價賣給來自華盛頓的通訊主管Sheila Consaul。
Sheila坦言,每個人聽說她要買下這座燈塔時都認為她瘋了,家人和朋友都無法理解她的決定。
她解釋說,當時她剛好在找一間避暑別墅,而燈塔坐落的地點非常幽靜,幾乎在湖中央,擁有360度的水景。到了晚上,到處都能看到星星,讓她一見鍾情。
不過,翻新工程並沒有那麼順利,Sheila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拍賣手續獲得燈塔的所有權,也分階段對燈塔進行修復工作,她透露已不知道自己投了多少錢在裡頭。

Fairport Harbor West Breakwater燈塔的翻新前後對照。(Sheila Consaul)

Fairport Harbor West Breakwater燈塔的翻新後的內部。(Sheila Consaul)
她也指出,燈塔沒有電網,沒有廁所,沒有自來水,沒有電,也沒有自己的碼頭,所以得背著物資沿著狹窄的小路走到燈塔。
目前,她會在每年6月即燈塔周年紀念時,舉辦開放日活動,偶爾也會舉辦參觀,她還希望在未來完成更多的項目後,能把它出租出去。
新加坡燈塔的命運
新加坡位於來往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道上,新加坡海峽也因此成為世界航運最繁忙的水道,每年約有十萬艘船隻穿梭於新加坡海峽。
英國人早在180多年前就認定新加坡扼住重要航道的咽喉,因此在島上和周邊島嶼都物色了關鍵地點,建造能在黑暗中為船隻導航的燈塔。
我國曾有九個燈塔,目前六個仍在使用中,其餘三個則成了旅遊景點。
旅遊景點一:福康寧燈塔
1903年福康寧燈塔初次問世,該燈塔於1958年被浮爾頓燈塔所取代。目前坐落在福康寧山景點萊佛士台(Raffles Terrace)的18米高白色燈塔,是模仿已拆除的福康寧燈塔而建造的。

白色燈塔。(海峽時報)旅遊景點二:浮爾頓燈塔
取代福康寧燈塔的浮爾頓燈塔(Fullerton Lighthouse)建於1958年,就矗立在當時的浮爾頓大廈屋頂,為駛入新加坡河的船隻導航,29公里外的船隻都能看到它發出的亮光。
然而,浮爾頓燈塔的「生命」卻很短暫。新加坡城市當時處於快速發展時期,沿海填土地段不斷建起高樓大廈,逐漸擋住了燈塔,讓它很快成了前塵往事。
為指引東面航行的船隻安全航行,勿洛燈塔取代浮爾頓燈塔的功能,1978年8月9日在勿落的一棟26層公寓樓的屋頂落成。這座無人看管的燈塔至今仍在運行著。

浮爾頓燈塔的原址已被改造成富麗敦酒店,原來的浮爾頓燈塔目前展示在豐樹商業城(Mapletree Business City)園地內。(文物局資源網roots.gov.sg)旅遊景點三:柏萊雅燈塔
坐落在拉柏多公園南部的柏萊雅燈塔(Berlayer Beacon),建於1930年,曾為抵近岌巴港的船隻指引方向多年。
2005年,政府原本有意拆除燈塔,並在原處設立複製的「龍牙門」,但是這項提議遭新加坡傳統文化學會反對。這座燈塔因此獲保留下來,「龍牙門」則改在距離燈塔數米外設立。

柏萊雅燈塔。(聯合早報)
目前仍在運作的六個燈塔,有五個由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管理,它們分別是萊佛士燈塔、霍士堡燈塔(Horsburgh Lighthouse)、蘇丹淺灘燈塔(Sultan Shoal Lighthouse)、香蕉島燈塔(Pulau Pisang Lighthouse)和勿洛燈塔(Bedok Lighthouse)。
另外一個燈塔則位於萊佛士濱海俱樂部內。該燈塔建於1994年,是唯一一座不是由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管理與擁有的燈塔。基於安全考量,俱樂部不開放燈塔給人登頂,但訪客能自由進出俱樂部與燈塔合照。
許多人不明白今時今日燈塔在新加坡還何用。
事實上,即使船只有全球定位系統(GPS),也無法顯示海上的危險地帶。燈塔不但能夠發光,還有電子設備,方便海員通過雷達看到燈塔的所在地,因此它在惡劣天氣時仍然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