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上,只能說對於客工的安置,是新加坡這場新冠鬥爭中的一個難以兩全,難以兼顧的問題。
坊間民眾對於本地客工被限制外出長達17多個月,心裡是很同情的。
但,在社區病例激增的時候,此時放寬出行限制,也難免引起對於客工宿舍重新爆發疫情的擔心。
因為即便宿舍出來的客工沒有攜帶病毒,他們到社區後,如果感染了病毒回到宿舍,怎麼辦?
那麼到時,重新一輪行動限制令,隔離令,循環往復。

如果不小心客工宿舍中形成傳播鏈,今年的形勢就會變成客工宿舍+社區一起爆發。。。這個可能性有多大?
從每日新增病例的走勢圖來看。
這兩天社區病例激增的曲線,跟早前7月中旬社區病例開始激增的曲線走勢有點相近。

(點擊看大圖)
但今年跟去年最大的區別在於:
去年客工宿舍疫情爆發初始,病例都是在當局有所動作之前迅速傳染出現。

(點擊看大圖,去年4月5日,日增60例,措手不及)
而今年,至少這兩天的客工宿舍病例基本上都是通過定期檢測、或者隔離以後才確診的。

(點擊看大圖,昨天9月13日,日增63例,主動檢測發現)
從這一點看,今年的客工宿舍很難爆發如去年那樣的規模。
但這也只是推斷。
客工作為新加坡的一部分,重返社區合情合理,只是無疑疫情形勢更難揣測,只能且行且珍惜了~
社區感染群及重症情況 疫情持續擴散還會有什麼影響
除了客工宿舍以外,現在社區之中還有16個大型活躍感染群:
新增感染群:仁慈療養院,累計確診28人。其中20人是療養院的住戶,8個是員工。


據衛生部文告,療養院的員工都打完疫苗。確診病例中有一個老人沒有打過疫苗。
牛車水大廈感染群,昨天新增個21個病例,累計確診105人。
其中73人是攤販跟助手,有4個清潔工人以及1個安全距離大使,27人是確診員工的同住者。


牛車水大廈感染群擴散很快。
近期鄰近中秋節,原本牛車水應該是最熱鬧的地方,比如去看燈飾,買月餅等等。

但是臨時疫情爆發,搞得現在大家真心不是太敢去。



沒有人來,牛車水的商家也是沒處訴苦,一年佳節,生意又沒得做。
DHL供應鏈區域運輸中心感染群,昨天新增10個病例,累計確診41人。其中38人為員工,3個為員工的同住者。


和利出入口商有限公司感染群,昨天新增5個病例,累計確診61人。其中47人為員工,14個為員工的同住者。


陽景大道30號建築工地感染群,昨天新增16個病例,累計確診156人。
八大巴士轉換站感染群,昨天新增個25個病例,累計確診730人。
除了盛港巴士轉換站沒有出現病例以外,大巴窯、淡濱尼、文禮、碧山、裕廊東、金文泰跟榜鵝都有新增確診。
其中大巴窯跟文禮累計確診分別為220起、200起。
上述是6個關注度較高的感染群。除了感染群,還有一些零星確診。

比如大華銀行大廈二座(UOB Plaza 2)地下室金條櫃檯的一名職員、萊佛士書院的一名教師等。
隨著疫情的擴散,目測這種零星病例現在有不少。
昨天社區病例597個,但有統計的感染群相關新增病例加起來也就120個。剩下的人都是怎麼感染的,在哪感染的我們無從得知。
目測在衛生部不追溯病例關聯以後,這些病例徹底成謎。
伴隨疫情擴散產生的影響 跟病毒共存並不簡單。
就不說當局想要琢磨出適合新加坡的共存道路到底是個什麼樣。現在,擺在我們眼前的就有一些「應運而生」的問題。
1)部分行業關門消毒,員工隔離,人手不足
比如,現在的一線防疫策略是哪裡出現病例就關哪裡,密切接觸者就隔離,或者在家觀察14天。
這樣一來,關門的地方業務就會受影響。

來源:todayonline
巴士行業就是這樣,員工感染,密接者得在家隔離,這樣一來人手不夠,業務難以進行。
本地公共運輸業者Go-Ahead公司就宣布,明天起暫停5條巴士路線:
快捷巴士服務12e、43e、518號、市區直透巴士服務661和666號。

還有的路線是比平時到站時間晚,比如乘客要多等上5分鐘左右。
這種局部停業、業務延緩的情況,有可能會隨著社區病例激增而更加頻繁地出現,不只是交通行業。
且因為疫情擴散,現在有點人人高壓。 情緒緊張,不曉得明天的病例又是個什麼驚人數字。不曉得這次社區到底會有多嚴重。下一個中招的是不是自己。
2)這種氛圍下很容易捕風捉影,謠言四起。
謠言一:34個小販中心因新冠關閉
謠言二:本地有人因為打疫苗死亡
比如這兩天在社交媒體瘋傳的小販中心受新冠病毒影響的關門名單。
名單足足列出了34個小販中心,相當於約全島三分之一的小販中心數量。

網傳名單
當然現在環境局已經闢謠說這個名單是個假新聞。小販中心關閉是因為要進行例行清潔,這個每年都有。
但也暴露了一點,大家對於疫情的敏感值已經上升到了一個草木皆兵的程度。

且在這個時期關門清理,是不是也會造成其他地方的人群擁擠?這也是網友的另一個擔心:
「講真,現在關了小販中心清潔維修不是很明智吧。這樣不就是讓大家去別的地方擠嗎,給病毒創造條件?」

除了關門就惶恐,擔心是不是病例來過。
現在還有人在網上散播另一種唯恐天下不亂的謠言:
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已經到了81%以上。這麼高的疫苗接種率,竟然沒人有事?
據有報道的消息,本地僅2人出現嚴重副作用,各自得到疫苗保障計劃的最高賠償金額22萬左右。
而在紐西蘭、日本、美國、南非等接種跟新加坡同款疫苗的國家,都有出現接種疫苗以後死亡的案例。

比如紐西蘭,8月30日出現一個打完輝瑞心肌炎死亡的。
日本據統計556人死亡,554人打輝瑞,2人打莫德納
可能是這些消息引起了本地部分人士的猜疑,衛生部也出面回應:
新加坡本地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同年齡層每千人死亡率),在過去5年以來一直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