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外籍人士,持EP簽證在新加坡工作是很多人的理想目標,但由於近年來新加坡就業市場的火爆,大量外籍人士來新工作,導致如今EP簽證的門檻也被不斷提高。

前段時間新加坡政府宣布,新加坡將在2023年9月推出全新的積分評估框架COMPASS,用於EP的申請。本期我們來了解一下此框架的具體細節吧~
01 什麼是COMPASS框架
該框架旨在更全面地評估申請人或申請企業的背景和能力,以確定其是否有資格申請就業准證(EP)。申請者須通過框架的四個項目(薪水、學歷、外來職員占比、新加坡公民占比)獲得累計40分,以滿足申請EP的門檻。申請人的分數將直接影響他們獲得EP的幾率。

此評估框架預計將於2023年9月正式推出,需要注意的是,從2024年9月1日起更新EP的人也需要按COMPASS框架重新進行評估。
02 具體評估項目
其中分有4項基本標準(C1薪水、C2學歷、C3外來職員占比、C4新加坡公民占比)和2項加分標準(C5短缺職務、C6企業創新或國際活動),其中:C1、C2和C5是與個人相關,C3、C4和C6是與企業相關。
C1. 工資

與本地高級員工階層(PMET:Professionals, Managers, Executives&Technicians)相比,申請人的固定月薪:
1)超過90%的人,則+20分;
2)在65%至90%之間,則+10分;
3)低於65%的人,則0分。
C2. 學歷

申請人的學歷:
1)頂級學府,則+20分;
2)學位認證,則+10分;
3)非學位認證,則0分。
根據MOM官網展示,頂級學府定義如下,目前最新版清單如下圖:
1)國際排名中前100的高校
2)在各地區都被高度認可的大學
3)新加坡的公立大學
4)在特定領域獲得高度認可的職業機構

學位認證的包括:
1)受國際認可的學士學位
2)行業高度認可並獲得相關部門機構認可的職業學歷
C3. 企業的國籍多樣性

這一項評估了申請人的國籍占公司PMET人士國籍的比例,若占比:
1)低於5%,則+20分;
2)在5%至25%之間,則+10分;
3)超過25%,則0分。
如果是公司本身就少於25個PMET職員,則在C3項自動獲得10分。
C4. 企業對本地就業的貢獻

本地高級員工(PMET)在公司中的比例,若占比:
1)超過50%,則+20分;
2)在20%至50%之間,則+10分;
3)低於20%,則+0分。
如果是公司本身就少於25個PMET職員,則在C4項自動獲得10分。
C5. 短缺職務

如果申請人的工作屬於新加坡的短缺職務,那麼將額外加20分。政府計劃將從2023年3月開始,持續更新短缺職務清單,目前最新版清單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與申請人相同國際的員工占公司高級員工占的比例為1/3或更高,則該項加分將減少到10分。
C6. 企業創新或國際活動

如果企業與政府合作開展投資、創新、國際化或公司和勞動力轉型的活動,則其員工申請工作準證+10分。
03 總結相關建議
根據上文我們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更希望為高收入、高學歷且社會急需崗位的人才開具EP,並且希望通過為國際人才開具EP的方式,促進新加坡社會的多元化,同時通過此積分評估框架督促企業為本地就業做貢獻。
因此對於準備申請EP的個人來說:需要越高越好的薪資水平,國際認可度高的學歷,並且儘可能選擇新加坡社會相對小眾且短缺的工作領域或崗位。選擇公司時也可以留意該公司的員工組成,是否已經有大量同一國籍的員工,是否有足夠多的本地員工,以及業務是否涉及國際活動。
對於準備給員工申請EP的企業來說:保證公司員工國籍的多樣性,儘可能地招收本地員工都會提高公司的申請能力。此外也可以有目的地選擇社會短缺的行業領域,並且開展一定的國際活動。選擇員工時也可以優先選擇可以匹配高薪資的精英人才。
結 語
以上就是本期關於新EP申請積分評估框架CPMPASS的全部介紹了,此框架目前還在設計中,更多信息也在持續更新中~祝各位都可以申請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