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幣兌人民幣有了小幅回升!
1新元=4.82人民幣,雖然比上個月的逼近4.9還差了一些,但好歹不是直線下降了~

這次新元兌人民幣之所以能夠回升,最主要還是因為7月14日,新加坡金管局官宣收緊貨幣政策!
金管局收緊貨幣政策
10月有可能再來一輪!
金管局收緊貨幣政策,讓新幣升值是好消息。
然而,金管局為什麼要讓新幣升值呢?

從去年開始,金管局就在一步一步地收緊新加坡貨幣政策,除了每年常規的4月、10月調整,在其餘月份也額外調整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通貨膨脹實在太厲害了。
前天,新加坡金管局發文稿宣布,將把新元名義有效匯率的軸心調高到目前的水平,但可波動範圍和斜度將保持不變。

圖源:CNBC
這個消息發布後,新元的匯率趨勢立馬扭轉。
金管局特彆強調,這是為了緩解當前的通貨膨脹壓力,確保中期物價穩定。
足以看出,現在全球通貨膨脹到了一個什麼程度。(斯里蘭卡已破產)
但官方接下來通脹壓力將持續偏高,尤其核心通脹率可能攀升到4%以上。
金管局已經上調今年的整體通脹率和核心通脹率預測,新預測分別為5%-6%和3%-4%之間。
通脹攀升的趨勢將一直持續到年底才會趨緩。
前面說到,如果按照常規操作,金管局會在每年4月跟10月發表貨幣政策聲明。

但這次7月就發布了,說明通脹情況真嚴重。
有關分析師認為,10月金管局還有可能再進行一次調整,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讓新幣升值。
如果按照官方自己的預測,到年底之前通脹攀升,那麼10月讓新幣升值幾乎是沒有疑問的。
這也是不得已之舉,通脹壓力大,不讓新幣升值,物價上漲的成本將大部分由百姓買單。
不過,華僑銀行經濟師認為:
「對新加坡人來說,此舉將有助遏制輸入性通脹,但不能完全抵消日益增長的通脹壓力。」

相當於新元兌換率增加,可以抵消一部分進口物品物價上漲問題,但通脹是環境大行壓力,沒辦法完全無礙。
所以也是讓大家有個準備,接下來半年內,物價還會上漲。但10月收緊貨幣政策,新幣升值還有盼頭。
新中第4次續簽
雙邊貨幣互換安排
7月13日起,新加坡金管局局長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簽署協議,接下來將延長雙邊貨幣互換安排多5年,即到2027年。
這次安排下,雙方的貨幣互換規模達到3000億人民幣和650億新元。(*上一次貨幣互換數值為3000億人民幣和610億新元)
據解釋,雙邊貨幣互換,有利於在國際貿易中規避「美元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
也有助於這些國家減少使用美元的頻率,維持其外匯儲備的相對穩定性。

圖源:global edition
而這次延期,應該是屬於新中的第4次續簽。
之前的協議簽訂跟續簽金額情況如下:
2010年7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新加坡金管局首次簽署雙本本幣互換協議,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約300億新加坡元。
2013年3月7日,雙方續簽協議,規模擴大至3000億元人民幣/600億新加坡元。

2016年3月7日,雙方第二次續簽,互換規模與上一次維持不變。
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續簽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規模為3000億元人民幣/610億新加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