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停泊在特需學校當教材(左),或改裝成「移動圖書館」,本地巴士退役後還有什麼「延長壽命」的方法?(取自面簿/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你可曾想過,當公共巴士無法再在路上行駛時,會何去何從?
本地巴士業者新捷運在面簿頁面貼文表示,兩輛旗下的巴士「退而不休」,如今停泊在聖安德烈自閉症學校和朝陽學校兩所特需學府,成為特需學生的「活教材」。

新捷運說: 「學府利用『退役』巴士,讓學生通過上下巴士的活動,來建立他們獨立及安全地乘搭公共巴士的信心。」 新捷運也透露,下來將有多一輛巴士停泊在一家大型的公共醫院外,供職能治療師幫助病患藉由安全地乘搭巴士等復原活動,逐步恢復日常生活。

停泊在聖安德烈自閉症學校的一輛退役巴士。(LandTransportGuru網站)
這三輛巴士在本地可說是「僥倖」的極少數。 新捷運在同一篇貼文中說,公共巴士一般上只有17歲的「壽命」,一旦到了功成身退時,絕大多數都會被送往廢料廠銷毀。
陸路交通管理局在2019年的一篇媒體答覆中就曾提及,當公共巴士到了「中年」時(即17年「法定壽命」(statutory lifespan)的一半),它們就必須進行翻新,以確保巴士內部和外層又能「美美見人」。
此外,巴士每六個月都得經過檢查,如門戶及傳動系統(drivelines)等,讓巴士能安全運營,並維持可靠度。
我國對公共巴士的要求相當嚴謹。不過,這些巴士步入「老齡」後,難道就真的無用武之地了嗎?
非也非也。
其實,公共巴士還是能通過一些特殊管道,重獲新生!
本地巴士在異鄉「更吃香」?
紅螞蟻兩年前曾介紹過一輛被香港收藏家購買並運到當地的退役巴士。
無獨有偶,2013年,另一輛退役巴士也被一位名為大衛羅傑斯(Dave Rogers)的英國男子相中,買下並運至當地。

大衛羅傑斯在2013年購買一輛退役的新捷運巴士,將它運至英國。(網際網路)
大衛接受本地媒體訪問時說,他喜歡購買收藏由老字號英國車廠利蘭(Leyland)製造的巴士,而這輛新捷運巴士是利蘭在1988年被沃爾沃收購前,製造的最後一批巴士,因此具有獨特時代意義。
這輛巴士已領有私人牌照,過去幾年在多場懷舊汽車展上,與來自其他國家的退役巴士並列亮相。
根據網上照片,這輛巴士原先掛上的」154A」號車牌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加坡」字眼,即便過了20多年仍風采依舊,是當地旅客競相拍照的標誌性「景點」。

巴士原先掛上的」154A」號車牌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加坡」字眼,成為旅客競相拍照的「景點」。(網際網路)
除了相信是以高價被愛好者購買,本地巴士在泰國也得以「延續生命」。
由於當地允許巴士壽命在30年以內仍可運行,本地部分巴士會被泰國政府併購改造,換上新裝後載送泰國乘客,算一算還可繼續服務至少多10年。

本地部分巴士被泰國政府併購改造,換上新裝後載送泰國乘客。(網上視頻截圖)

改裝後的泰國巴士仍保留新加坡早期巴士的「巴士即將停靠」燈牌。(網上視頻截圖)
改造巴士座椅派上「職場」,酷炫又環保
去年,本地一家廢料廠突發奇想,將被廢棄的巴士座椅改裝成辦公椅,以100元售出。
據報道,這些座椅來自沃爾沃B9TL(CDGE)的雙層巴士型號,該型號是在2006年被新捷運帶入我國。

本地一家廢料廠突發奇想,將被廢棄的巴士座椅改裝成辦公椅,不久後就斷貨。(網際網路)
巴士座椅搭配全新的椅腳,單看照片就感覺如果能擁有一張這款限量發售的精美「巴士辦公椅」,不只能勾起當年搭巴士的記憶,還能響應廢物利用的號召。
果不其然,售賣改裝椅的消息出街後,廢料廠就在面簿頁面發出公告:椅子因「需求強勁」已經斷貨。
順道一提,除了巴士座椅,本地地鐵的座椅也有第二人生!

社區里安裝了地鐵舊座椅,舊款地鐵路線圖也成了裝飾。(聯合早報)
今年3月,陸交局與義順市鎮會合作,將10套雙人地鐵座椅安裝在義順區組屋地層,這些座椅都是從退役地鐵中拆除。
有趣的是,一些舊款的地鐵路線圖,也被放置在座椅的上端當作裝飾,路過時看到這樣的歇息區,肯定也想停下腳步坐一坐,還能「打卡」留念。
歷經三代的移動巴士圖書館「茉莉」

2014年,迷你版茉莉「駛入」組屋底層的幼稚園及兒童託管中心,讓小朋友們也能培養閱讀的好習慣。(聯合早報)
蟻粉的童年裡是否曾出現過一輛「茉莉」(Molly)?
根據國家圖書館資料,其實本地早在60年代就有「茉莉」服務,目的是將退役巴士改裝成移動圖書館,讓沒能使用公共圖書館設施的公眾,也能等到巴士經過住家附近稍作停留時上巴士閱讀。
第一輛「茉莉」是從一輛退役的新捷運巴士改裝而成。

茉莉專攻兒童市場,可提供約1500本至3000本書。(國家圖書館)
或許是曾銷聲匿跡過一段時日,資料顯示,這項服務在2008年4月重新推出,之後在2011及2012年更新內部設施,2014年更化身為迷你版茉莉,「駛入」組屋底層的幼稚園及兒童託管中心,讓小朋友們也能培養閱讀的好習慣。
2020年10月,茉莉又重出江湖,專攻兒童市場,還分為大茉莉和小茉莉,分別提供約3000本及1500本書。
其他國家如何讓巴士「重生」?

倫敦一家非盈利機構將退役巴士進行整修,為遊民提供多方面服務。(網上視頻截圖)
去年,倫敦一家非盈利機構將兩輛退役巴士進行整修,為無家可歸的遊民提供多方面援助,其中包括理髮、醫生和牙醫看診、財務諮詢等一站式服務,甚至還能讓他們洗澡。
該機構希望每年能幫助約3000名遊民,讓他們有朝一日如同這些巴士一樣,也能重獲新生,找到新工作維持生計。
被改裝後的巴士照片可見,內部設施齊全,服務也琳琅滿目,不說還以為是舒適的大篷車。
在日本廣島縣,當地貌似巴士的電車也「活」了上百年。
上世紀初,電車在許多日本大城市是主要的公交方式,但隨著歲月更替,就在多個地方走入歷史。
廣島縣就向日本各城市收購這些退役電車,如今300多輛電車依舊在該縣運營。

目前有300多輛電車在廣島縣運營。(網際網路)
電車精緻的外觀散發著懷舊氣息,不只供交通用途,還成了廣島獨有的美麗風景線,有「移動電車博物館」的美名。
有本地發燒友就呼籲當局,也可效仿廣島縣,讓退役的本地巴士再次回歸公路。
番外篇:各國巴士能「活多久」?

印度公共巴士平均一般只服務了9.5年就會退役。(The Indian Express網站)
如果你以為巴士17年後退役屬全球「最短命」,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美國,一般上巴士只有12年的壽命,或相當於已行駛25萬英里的路程。
這是因為,美國公交業者在巴士服務滿12年時,能收到一筆由聯邦政府發放的更換巴士資金。巴士到了「退役年齡」時,也會以最低2500美元(約3500新元)的價格被拍賣,並由私人業者接管繼續使用數年。
網上資料也顯示,印度公共巴士平均一般只服務了9.5年就會退役。
反之,澳洲雪梨的巴士壽命則可長達2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