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的,避不了,就硬著頭皮上。
4)工作人士: 「我只能回去了。」
來新加坡6年了。
6年能做什麼事情?有的PR到手了,有的畢業了,有的結婚了,有的生的寶寶已經能喊著「我要cheese ball」了。
可是我有什麼。如今看來倒是一無所有了。
這場疫情真狠啊。年前老闆就已經三番兩次暗示行情不好,就連花紅也發不出手。

來源:ST
公司的經營狀況繃在一根弦上,疫情一來,真撐不到兩個月就倒了。本來我已經等了10個月的PR,感覺就快到手......沒了。
情況出乎意料地糟,公司倒閉,原本的EP准證取消,就更別提PR了。現在臨時找工,太牽強了。
我想過最糟也就是回國,但沒想過是以這樣的處境回去。

來源:HUMAN RESOURCE
可是能怎麼辦。一場疫情輕而易舉地多去了我6年的努力,6年啊,這6年我很少回去看父母,甚至也沒打算結婚。
一心為了工作,結果工作沒有,我也什麼都沒了。
不知道別人碰到這場疫情怎麼樣,但我從中得到的教訓幾乎比過去六年里得到的還要多。
5)建築公司員工: 「窗外的風景,家裡的孩子。」
我在一家建築公司工作,拿的SP。疫情這場火,真燒得新加坡這些建築公司面目全非。
按照阻斷期的條例,建築公司的准證持有者必須履行居家通知,最近這個居家通知的時間又延長了。
我好像都麻木了。不,我還活著。

來源:椰友
我的家在馬來西亞柔佛那裡,我有兩個孩子,我的媽媽在照顧他們。可是我有多久沒有抱抱他們了?
馬來西亞封國,我選擇留在新加坡。沒辦法,丈夫已經離世,兩個孩子只能靠我養,哥哥已經上小學了,馬上弟弟也該了。
母親節那天碰巧是我的生日。那天我和孩子們打了個視頻電話,桌上好大一個蛋糕, 比兄弟兩人的臉加起來還要大。
他們兩個站在桌前邊給我唱生日歌,弟弟一直看著我,哥哥唱著唱著跑了神,偷摸摸地伸手扣了一指頭的奶油。
還以為他娘我不知道?看在是親生的就不說了。

來源:椰友 只是......
哥哥高了,卻瘦了。弟弟仍然看起來小小個,可是笑容很大,一小整張笑臉就像是開了花。
我坐在窗邊和他們視頻。結束後突然發現,新加坡的窗子好像都會上防護欄,隔成一個個小格子。 我就透過這些格子看外邊的風景,然後繼續想我心裡的小人兒。
6)餐廳老闆: 「沒有遊客,關門了。」
這疫情真不是個玩意兒。在新加坡開餐館開了十幾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結果就在這裡栽了跟頭。
主要還是因為沒有遊客。沒有人來店裡吃飯,你當我孫悟空我也沒法子給你變出什麼生意來。
我覺得我這店,是一點一點帶著希望被磨死的。

來源:Bloomberg
1月2月疫情冒頭那會,我們就已經受到很大影響了。像我們這一類專做遊客生意的,簡直就是用熬的。
那會子往門口一站,就巴著來個什麼人。結果呢?巴著巴著巴到新加坡也封起來了。什麼搞頭都沒有了。
水電,人工,租金,還有一堆銷不出去的囤貨。
員工哀求我不要炒掉他們,說他們還要養家的。我心裡也清楚,這會找工不容易。可是我替你想了,留你下來,我自己怎麼辦? ......
這疫情真不是個玩意兒。
7)英國華人: 「能回的都回了,想回的回不去了。」
這場疫情為難的,是全世界的人,像我們這些在海外的華人,也是啞巴吃黃連,苦往肚子裡咽。
我不是在新加坡,但多少也能體會到新加坡華人的想法。甚至我還要說,新加坡的華人其實已經算幸運的了。
至少新加坡這個國家,反華情緒不會那麼大。聽另外一個在澳洲的朋友在吐苦水,他現在都不敢出門。

來源:REUTERS
「怕自己長著一張華人臉會被打」。
我都想不清楚,在這場疫情裡邊,我們究竟犯了什麼錯?
我在倫敦生活,現在拿的是英國護照。周圍的中國朋友已經請假回國了,這時候看著,不是眼紅,而是眼酸。
因為我想到我曾經也屬於那個國家,但如今我卻回不去了,一個曾經並且永遠是我故土的地方。
現在中國不准外國人入境。

來源:CNBC
也許是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國家和國家之間會拉起封鎖線。所以當時拿英國護照時我才會那麼乾脆。
這些年獨自在英國多年,聽了很多海外華人的事情。但沒有一次像這次疫情那麼誇張:歧視,排擠,毆打,甚至生命危險。
全世界的華人好像都錯了,因為他們的長相,膚色。
這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也許是外面的人一定要找出一個責怪對象來承擔他們所有的不幸。

來源:financial times
但在疫情面前,全球的華人本身就是一個群體。出現緊急情況時會措手不及,獨自在外時會孤獨,會徘徊會猶豫。
可這些是因為什麼?
不只是因為我們做出的選擇我們必要去承擔這個結果,更因為我們一樣也是別人的父親/母親/孩子/朋友。
所以疫情給我們的苦,吞下去。然後堅持下去,因為疫情必會成為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