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新加坡人和去年相比睡眠時間已增加,但許多人仍然對自己的睡眠質量不滿。
(新加坡24日訊)新加坡人的睡眠時間雖從去年提高,但許多新國人仍然覺得睡眠質量不佳,其中的三大原因便包括:壓力與擔憂、睡眠環境以及移動裝置如手機和平板電腦。
根據《新明日報》報導,由皇家飛利浦公司對13個國家的13000個人進行的調查顯示,新加坡人如今平均的睡眠時間已達到7小時,從去年的6.4小時提高了,但這仍是全球第七低。雖然該國人如今的睡眠時間已達到所建議的每晚最低睡眠時間,但將近一半的國人仍然對自己的睡眠不滿意。
另外,僅有少過一半的新國人知道妨礙他們得到良好睡眠的因素。至於阻礙睡眠的主要原因,壓力與擔憂仍是罪魁禍首,其次是睡眠環境以及移動設備。
雖然專家建議大眾不要在床上使用手機,隨著手機的普及化,仍有82%的新國人這麼做。超過一半的受訪人表示,在睡前做的最後一件事便是使用手機,45%的人在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則是使用手機,這兩項都比全球的平均39%高,也是全球第二高。
調查也發現,26%的新國人對於自己患上與睡眠有關的疾病(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風險偏高,但卻有24%的人因害怕而不敢接受測驗。實際上,每三個國人便有一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但高達91%的人還沒確診。
心臟專科顧問與介入性心臟專科醫生陳高明受訪說,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睡覺時會出現窒息或喘氣的症狀,持久以及洪亮的打鼾聲、持久性日漸疲憊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若不根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可導致一系列短期以及長期的健康問題,如心臟病和糖尿病,風險將提高5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