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段視頻可以說是髒話不斷,赤裸裸的種族歧視震驚了世界。
後來,美國海軍陸戰隊火速和這個名叫Jarrett Morford的新兵撇清了關係,表示種族歧視言論僅代表個人,而非整個海軍陸戰隊的態度。
歧視疫情以來,在歐美國家,這樣的惡性排外歧視事件屢見不鮮。
美國發生騷亂時,首當其衝就是華人的店鋪被打砸搶。


舊金山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的數據顯示,該校自3月以來共有2120起針對亞裔的仇恨案件。
澳洲隨處可見牆壁上關於亞裔歧視言論的塗鴉,華人家庭被小混混扔石頭攻擊。


新加坡留學生在英國街頭,因為亞洲面孔遭到毒打。


如果從種族歧視和安全層面談「排外」,新加坡真的沒有。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新加坡時刻緊跟民情,經常會開展如上的調查,以掌握人們的情緒,官方在言論上做出正確引導。
疫情爆發初期,很多中國新移民擔心,會不會遭到歧視和排擠。事實證明大部分人都多慮了。


(2月份的網友投稿)
這都離不開官方的正確導向,早在2月1日,李顯龍總理就在多個場合表示:
「你在網上或許也會看到一些網民紛紛抵制中國人,這是錯誤的心態,也是很不好的做法。希望大家了解這不是一個國籍甚至是種族的問題,而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

微博網友也紛紛為李顯龍理性的發言點贊。
如今,在新加坡面對史上最殘酷的經濟狀況,不得不收緊准證政策之時,官方依然在提醒民眾,要保持開放的心態。
《李顯龍:政府在工作方面支持本地人,但是新加坡不能散發出不歡迎人的信號》

(圖源:海峽時報)

「我們要小心,不要給人錯誤的印象,即我們正封閉起來,不再歡迎外國人。這樣的名聲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傷害。」
貿工部長陳振聲,上周參加了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舉辦的和16個外國商團的代表進行對話。
在會上他強調了政府面對的「兩難境地」,並且希望儘量平衡本地人的利益與外國員工在本地的發展。
《陳振聲:新加坡保持對外開放的同時,要回應本地員工的訴求》

(圖源:CNA)
一方面,他說:「我們知道當下是前所未有的時期,新加坡人對未來日益感到擔憂。各方要確保為他們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另一方面,他高度認可國際企業和員工在推動新加坡經濟發展所扮演的角色,並承諾繼續為他們提供一個親商的營運環境。

疫情之下無人能獨善其身,每個國家都面臨保護本國人的使命,在這個基礎上頒布的一些政策可以理解。
在輿論導向上,新加坡絕不涉及歧視和排外,一直都擺得清位置,這點要為小坡點贊!
你覺得新加坡排外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