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部分區域檢測中心已經開始採用口咽中鼻甲拭子(oropharyngeal mid-turbinate swabs)和唾液檢測的二合一新檢測方法,讓必須接受定期檢測的工人在檢測過程中感到比較舒適。

保健促進局檢測行動工作小組總署長許炳慶受訪時說:「所有中心的檢測工作人員都已經會採用新的檢測方式,但採取新做法初期,效率一定有所下降。因此我們正在逐步地轉換所有中心的檢測方式,採用口咽中鼻甲拭子和唾液檢測。這將會是我們以後的主要檢測方式。」
在過去,檢測主要是將鼻咽拭子(nasopharyngeal swab)插入鼻子的後段採取樣本,這個方式會對接受檢測的人造成較大不適。

此外,人力部為了進一步減少對客工工作的影響,也讓一些宿舍內的檢測設施在晚上運作。客工能按照自己工作時間,預約合適的檢測時段。因為檢測設施位於客工所居住的宿舍內,這將為他們省下前往區域檢測中心的時間以及安排交通工具的資源。
保障、關懷與接觸小組醫藥處處長林明俊醫生指出,目前有2400名客工還未復工,當中有一半已經登記排期接受定期冠病檢測。
工人只要接受第一次的定期檢測,保健局在今年8月推出的拭子檢測登記系統(Swab Registration System)將會自動為工人預訂下個檢測日期與地點。
當局增加檢測地點,讓更多僱主較容易安排員工接受定期檢測。大眾鋼鐵集團(NatSteel Holdings Pte Ltd)的首席人力資源官陳美真受訪時說,公司里需要做定期檢測的工人大約有440個。
她說:「以往在區域檢測中心,我們很難預測工人完成檢測的時間。因為我們從事生產工作,只要一部分員工不在,生產線就要停工。在宿舍內的檢測設施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工人的動向和時間。」
針對還有大約1200名客工還未登記接受檢測,林明俊醫生說,當局將會盡力與僱主合作,讓定期檢測的流程更為便利,以達到儘早檢測出病例與控制病毒傳播的目的。但他強調,如果僱主還是不安排工人接受定期檢測,人力部將會對這些僱主採取執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