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高速公路上的公路收費系統(ERP)閘門。(聯合晚報)
作者 蘭陵生
政府日前宣布,為了體恤民眾在疫情期間的艱苦,巴士和地鐵公司雖面臨虧損,今年也將不上調公共車資,讓小市民大大鬆了一口氣。
然而,陸交局在7月27日於幾個高速公路閘門恢復電子收費後,又在8月27日調高某幾個閘門的收費,令部分開車人士大感不滿,認為政府根本沒在體恤開車者,讓疫情期間已經經濟拮据的開車者雪上加霜。


開車者:都沒人投訴擁堵,為何要上調收費?
公路電子收費調高的消息也讓不少網民感到疑惑。
即使陸交局宣稱是因為偵查到某些路段出現擁擠現象,但有網民指出,目前仍有不少居民還在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路上的車子其實並沒有非常多,至少還沒阻塞到讓人投訴的地步。
既然開車者對路況尚無怨言,那當局調高收費是不是多此一舉?在開車者乖乖不出聲的道路情況上「未雨綢繆」,政府會不會太kiasu(怕輸)了些?
病毒阻斷期間不能出門,路稅為何沒回扣?
說回本地4月7日開始實施的病毒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
在那期間,全國除了必要行業者,其餘的人都被令居家辦公,之後才分階段逐步解封,直到今時今日仍有不少人還未回公司上班。

病毒阻斷期間,新加坡中央商業區(CBD)的道路都是空蕩蕩的。(海峽時報)
這段時間最短歷時一個月,最長就是從阻斷措施開始實行至今。
當90%以上國人有至少一個月的時間被令在家工作,甚至連出門遊玩吃飯都不被允許時,為何政府沒有考慮給予擁車者相應的路稅回扣,十年擁車證期限也沒延長(至少一個月)呢?
當然你也可以說,還有10%必要行業人士繼續使用著車子。那難道九成擁車者就必須為了這一成擁車者,損失掉應有的權益?聽上去好像不是很合理。
大家都能理解,沒有一項政策或措施是可以令到所有人100%滿意的,但以少數人的情況作為例子,讓多數人失去受惠的機會,這種說法很難讓人信服。
在新加坡養車比養家還難?
在新加坡擁車和養車有多困難,大家都曉得。
除了車子本身價格因徵稅而提高了不知多少倍之外,還要購買幾乎等同一般人一年薪水的擁車證,之後各種常態性的汽油費、停車費、過路費不間斷支出,每半年或更短期內的維修費,每年的路稅和保險費,通通加起來似乎還真的比養家更難。
凡此種種,都基於一個簡單的理由——新加坡地小路少但人多,容不下這麼多車子到處跑。
各種巨額的養車費用,都在在讓你望車興嘆,要你打消擁車的念頭,以致於出現了相當Uniquely Singapore的現象:有能力在我國擁車者,即使不富裕,起碼錢包也很過得去。
擁車者並不一定都是有錢人
但事實是否如此?
擁名車開跑車的群體當然不用說是身家夠厚。
但僅是開一輛「入門價格」車子的人,不少家境實屬小康,或是中產階級,俗稱「夾心層」,也就是政府經常忽略的一群——薪水高不到可以無視各種通膨及物價上漲,卻又低不到可以享受政府對低收入人士的津貼。

新加坡的二手車市場相當活躍。(海峽時報)
大家可能會酸說,既然能力不足,又何必硬要擁車,老老實實搭公交不行嗎?
擁車呢,還是有擁車的好處的,包括實用性,如接送孩子上下課、載送年長父母等等,而且長途行程的話開車確實省下很多時間,擁車基本就是一個用錢買時間的概念。

二手車陳列室。(海峽時報)
所以不少「夾心層」硬著頭皮也要買輛二手車,為的就是能享有開車帶來的便利。當然,擁車也是很多人的夢想,辛苦工作到終於有能力圓夢,買輛二手車犒賞自己無可厚非。但同樣的,並不表示這批圓夢者腰纏萬貫。
其實政府一直都在鼓勵國人多用公交,少擁車開車,但政府有沒有想過,如果目前的開車人士少了一半,全都去搭公交,現階段的公交負荷得了嗎?
以我國現有的公路系統來看,開車者和搭公交者人數,應該建立在一個健康的平衡點上,至於兩邊各是多少,就有待有關當局去審視了。
擁車證十年期限不合時宜
擁車證的十年期限也是一個令人置疑的措施。
當局字面上的解釋是說車子十年以後會提高故障及路上拋錨幾率,可能影響道路順暢。但其實汽車技術這麼多年來已提升了許多,只要按時維修(反正五年以上的車子都被迫每一、兩年就要通過檢查),基本上安穩行駛十年以上不成問題,這方面當局應該與時並進做出調整。
劃一規定十年到期也是很「懶惰」的做法。更準確及公平的做法,應該是按照車子使用率(里程數目)來制定期限,因為有些車子使用率低加上保養得宜,十年下來其實還「硬朗」得很。
汽車保費越滾越大卻不被正視
汽車保險是另一個越滾越大,卻始終不被正視的問題。
政府強制所有車主為所擁汽車購買保險,出發點毋庸置疑,卻壞在汽車維修業里的害群之馬處處可見。反正是保險理賠,維修費狠狠砍一刀有多貴定多貴,車主也不會心痛,甘心任由宰割。保險公司大出血之下當然要尋求補貼,於是惡性循環,汽車保費年年增高。
這其實跟醫療界害群之馬導致醫藥保費不斷提高如出一轍。差別在於,醫療保費關係到全民生活,所以政府不得不正視檢討,但汽車保費就沒有這種重視程度,因為一般上都認定了擁車者都是富人,不會在意那每年「多出一點」保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