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好的奶茶都出海了!自2018年11月「網紅」奶茶喜茶開出首家海外門店後,相隔不到一年的時間,第三家海外店已經「新鮮出爐」——9月7日,其新加坡的Westgate門店開業。巧合的是,奈雪的茶去年也將新加坡作為出海首站。

圖源自網絡
新式茶飲近年來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助推。《證券日報》記者據天眼查統計發現,2016年是新式茶飲資本入局的元年。此後,喜茶、因味茶、奈雪的茶和樂樂茶等陸續獲得億元級別的融資,特別是喜茶和奈雪的茶目前估值皆已達到幾十億元,成為該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然而,新式茶飲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得不開始面對門店激增帶來的運營管理壓力、行業競爭激烈下的產品創新需求,以及如何保持口感穩定等難題。此外,其高估值也屢遭市場質疑,此前傳出奈雪的茶有意赴美上市,但經《證券日報》記者求證,並非事實。新式茶飲:資本蜂擁而至事實上,國內茶飲行業的發展歷史不過二十餘年。1997年與1998年,來自台北的Coco都可和來自上海的避風塘先後成立,掀開街邊奶茶店的序幕。此後,現泡鮮煮茶、新式茶飲陸續誕生。2015年,奈雪的茶在深圳開出首家店,由於自帶社交屬性的「大店模式」、適合拍照分享的高顏值設計和「茶飲+軟歐包」的搭配,一時風靡市場,一杯難求。

圖源自網絡
然而,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新式茶飲也因過「快」,還面臨著管理缺失、同質化等層出不窮的問題。
今年以來,關於茶飲店內的衛生問題屢被曝光。上半年,喜茶多地有門店被曝出存在門店不衛生和飲品出現異物等問題;奈雪的茶也有門店被投訴存在環境不衛生、店員制茶操作不合規等;Coco都可江蘇淮安新亞店近日更是被當地監管部門檢查出原料內存在霉變水果的問題。
對此,奈雪的茶公關總監王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品牌發展迅速對人員和供應鏈的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後期我們會加大對團隊管理的投入,加強人員的儲備和培養。」
喜茶公關總監霍瑋則對記者表示,門店衛生問題是其運營工作的重點,喜茶一直在不斷加強門店的現場食品衛生管理,包括設置食品衛生安全及品控專員,在外場設立專職清潔員等。「喜茶將工作的重心都放在產品和品牌上」,霍瑋稱,「不可否認,隨著開店擴張我們需要調整我們的公司管理以讓這個品牌更好地走下去。我們相信保持成長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因為在公司早期其實難免會有很多問題,問題是常見的,最重要的還是成長。」
但除了運營難題外,因缺乏有效壁壘、門檻低、且配方易被模仿,茶飲品牌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當前新式茶飲的原料集中在茶葉、水果、奶製品和甜品等,創新空間十分緊張。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後進的企業與資本越來越多,新式茶飲的行業競爭也日益白熱化,但結合產業端與資本端看,最重要的還是品牌壁壘能否形成。「因為技術壁壘已基本不存在,現在該行業競爭的關鍵在於兩大壁壘——品牌壁壘和規模壁壘。其中,規模壁壘是可以靠資本力量進行擴張而達到的,但單店的經營好壞,最終還是要靠其品質及品牌的支撐」,朱丹蓬對此稱。(來源: 證券日報)
